姚国霞种菇记
“年龄大了,种地养牛都吃力,改造牛棚变成食用菌大棚,种了2000棒香菇,效益很好。”4月18日,原州区河川乡上黄村村民姚国霞采收成熟的香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上黄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鼓励村民独立种植香菇,姚国霞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上黄村海拔1650米,昼夜温差大,夏季平均温度17摄氏度,具有生产高品质菌菇得天独厚的优势。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草畜产业已经不适合作为主导产业在全村推广。
2017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技术团队的支持下,上黄村通过“党支部+科研团队+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培育香菇,并于2019年11月成立了上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同时,利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闽宁协作资金195万元,建设标准化温棚5栋,还建有制作车间、养菌大棚等。去年,培育香菇菌棒15万个,合作社培育香菇销售收入25万元,35户村民在村集体务工收入5.3万元,村集体纯收入15万元。
为了拓宽村民的致富渠道,原州区水务局派驻上黄村驻村工作队建议村民独立种植香菇,却没有村民愿意尝试。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入户动员,并组织村民代表前往河南省考察菌种和销售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
60岁的姚国霞动了心,决心带头种植。3月14日,她花费1万元购置了2000棒香菇开始试种,村干部从搭架、养护、注水、采菇等方面进行手把手教授,很快,姚国霞便上手种起了香菇。4月10日,她的第一茬香菇开始收获。驻村工作队帮她将香菇运到城里销售,不到10天时间,收入了1600元,乡亲们羡慕不已:种香菇真能挣钱!“现在种植香菇每棒补贴5元,只要动手就有钱赚。每年出菇4茬,按照每公斤鲜菇16元、每公斤干菇40元计算,今年的纯利润能有1.6万元。”姚国霞说。
姚国霞种植香菇成功,也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在全村发展香菇种植吃下了“定心丸”。眼下,在上黄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产生了种菇的想法。(记者:容 晨)
相关新闻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
中医药服务下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2025-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