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联农带农 “四项机制”激活乡村共富新动能
编前语:
固原,这片曾历经贫瘠的土地,如今正焕发新的生机。今年以来,为破解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难题,我市立足市情实际,聚焦农民增收核心任务,积极探索以“利益联结、产销对接、要素配置、市场主体培育”为核心的联农带农“四项机制”,推动形成“1+N”多元带农模式,有效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一年多来,“四项机制”如一把金钥匙,激活了乡村产业的一池春水,拓宽了农民增收的致富之路。即日起,我们推出系列报道,深入解读“四项机制”的实践成果与创新模式,全面呈现固原在机制落实中的创新做法、典型经验和显著成效,展现广大农民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初冬的六盘山气象万千,发展的活力在我市处处涌动。去年以来,我市将联农带农“四项机制”作为破解发展难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在广袤乡村掀起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与民生改善热潮。一条条紧密联结的利益纽带、一次次精准高效的产销对接、一项项优化整合的要素配置、一个个蓬勃生长的市场主体,正汇聚成推动固原乡村全面振兴的磅礴力量。
聚焦“四项机制”,构建联农带农新格局
我市始终将农民增收视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聚焦产业与就业“两个关键”,积极探索“一三二”产业发展新路径——以壮大一产积蓄潜力,以繁荣三产激发活力,进而撬动二产增强动力。通过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与其带动农户增收的实效紧密挂钩,确保小农户在产业链上“有活干、有钱赚”。2024年,固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今年前三季度增长6.4%,增速均位居宁夏全区第一。

为破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难题,我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主动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农文旅推介,同时精心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全国村BA邀请赛、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等特色活动。其中,“薯链全球·光合未来”雪川国际合作伙伴走进固原活动,以马铃薯为媒介,吸引了19国客商与百余家国内企业,签订1.4亿元出口协议。一系列举措推动固原优质农特产品成功进入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面对资源有限的现实,固原市在“盘活”与“优化”上持续发力。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资产,实现提质增效;坚持“要素跟着产业走”,集中力量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同时,抢抓新能源政策机遇,大力实施农村分布式光伏助农增收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并网农村分布式光伏16.5万千瓦,占全区规模的54%,年发电收益达5800万元,其中农户直接获益2700万元。在原州区和泾源县,结合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利用腾退宅基地建设光伏电站,使19户农户户均年增收近4000元。
市场主体的活力是联农带农的动力之源。我市通过“培育壮大一批、引进落地一批、合作发展一批”的“三个一批”机制,全力培育壮大联农带农的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已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8家、规上工业企业114家、限上商贸单位189家。一批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快速成长,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2023年的59%跃升至67%,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1+N”模式百花齐放,七种路径探索共富实践
在“四项机制”的顶层设计引领下,我市不拘一格,因地制宜探索出丰富多彩的“N”种联农带农实践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N”固原方案。
在原州区,“龙头带动型”模式成效显著。引进雪川农业公司,依托国际先进的马铃薯深加工生产线,产品畅销国内外高端市场,直接带动6000多名当地群众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5万元。
西吉县将台堡镇火集村则创新了“联产单干型”模式,通过“合作社+村集体+农户”联产经营、分户管理,将零散种植变为规模经营,202户菜农户均收入高达14万元,腰包鼓起来的村民纷纷在城里安家置业。
隆德县神林乡杨野河村的“股份经营型”模式,让农机变成了“活股权”,村集体与农户通过农机入股合作社,共享社会化服务带来的19万元年收益。
泾源县的“农文旅创收型”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冶家村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营户户均收益超10万元;新旗村通过举办四季活动,实现从“半年闲”到“全年游”的转变,带动民宿、餐饮、就业全面开花。

在彭阳县孟塬乡小石沟村,“社会化服务型”模式大显身手,村集体对外出务工农户的耕地实行烤烟种植“全托全管”,农户坐享“保底收益+盈余返还”,亩均净收益达1080元。
除了产业带动,“稳定就业型”模式为不同劳动力提供了增收保障。西吉县构建五大体系,培育“七色光”劳务品牌,有组织转移就业5.7万人,预计人均年务工收入2.5万元。彭阳县小岔乡米沟村的虎小兰,在乡村组织帮助下,从残疾手工艺人成长为“刺绣帮扶车间”带头人,带领21名留守妇女和低收入群众在家门口创业,人均年收入1.7万元。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联农带农“四项机制”已在固原深入人心,成为干部群众的普遍共识。基层干部深切体会到,这“四项机制”是一个系统闭环、环环相扣的整体,落实到位,联农带农效果立竿见影。这把“金钥匙、总抓手、好办法”,正持续推动固原产业融合、农民增收、乡村全面振兴,在六盘山下绘就一幅城乡共富、和谐美丽的新画卷。(记者:闫 蓓)
相关新闻
-
“土特产”变身“金名片”
[2025-11-24] -
我市联农带农 “四项机制”激活乡村共富新动能
[2025-11-24] -
宁夏百万减残工程正式启动!降低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
[2025-11-23] -
“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公布 宁夏8个单位和组织上榜
[2025-11-22] -
宁夏出台危险废物处置“综合监管一件事”实施细则
[2025-11-22] -
我市政务服务转型升级持续提升服务能力
[2025-11-22] -
卫星巡天 电网无患 宁夏成立西北首个电力卫星应用分中心
[2025-11-21] -
政见丨山河沐暖新景盛——新思想引领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③
[2025-11-20] -
整整5个月!宁夏冬季旅游放大招,270余项活动承包你的整个冬天
[2025-11-20] -
山河沐暖新景盛 ——新思想引领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宁夏实践③
[2025-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