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有哪些咨询渠道?如何避免陷阱?
近日,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多省分数线出炉。志愿填报进入关键时期,教育部要求相关互联网平台统一权威标识,以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获取正规服务信息,结合本人实际情况,自主合理填报。6月24日播出的《新闻1+1》邀请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探讨高考志愿填报相关问题,这些情况给您提个醒↓↓↓
高考之后,防陷阱
高考成绩公布后,这些陷阱小心:
虚假宣传拥有所谓“内部信息”,能够“精准定位院校”等等
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给考生和家长进行辅导
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但实际上鼓动考生填报较低分数即可录取的高校或专业
假借咨询服务名义进行诈骗。如伪造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提前交学费等
陷阱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经济损失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误导学生和家长,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错报志愿,耽误前程。
为何有些“陷阱”并不高级,还不断让有的学生和家长上当受骗?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考生和家长在高招阶段面对浩如烟海的高招录取信息,出现心理焦虑的弱点。不法分子利用这个信息不对称的特点,特别是近些年新专业、新领域、新术语等内容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比较远,骗子甚至有意识制造焦虑,进而让考生和家长陷入陷阱。
志愿填报有哪些咨询渠道?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这些年,各个高校包括社会公益组织也包括社会公益人士,在帮助学生填报志愿方面都做了很多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供给渠道:第一类是各个高校的招生办公室;第二类各个地方媒体、电视台举办的招生咨询会;第三类就是社会志愿服务的人士;还有就是志愿填报的机构,但是存在着良莠不齐。
如何看待报考志愿里的热门和冷门?
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秦春华表示,社会的工作有冷门的工作和热门的工作,但是大学里的专业没有冷门热门之分的。可能当前属于热门的一个专业,4年以后热度就下降了。如果完全根据大学里专业的热度走的话,将始终处在一个摇摆的状态。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所经历的职业的变化是有周期的,我们应该以一种稳定的、不变的对专业的期许来应对外界的变化。
高考成绩公布,希望考生们的每一分努力都不被辜负,也希望大家在填报志愿时,能够避开陷阱,作出平和理性的选择。另外,高考只不过是对学业生涯的一个阶段性判定,人生是否优秀和幸福,是靠自己的持续努力决定的,而不是一场考试所能决定的。希望所有考生都能享受这个美好的假期,然后继续前行。
相关新闻
-
全区文明素养提升集中示范活动在我市启动
[2025-07-05] -
固原市集成道路挖掘修复“一件事” “六个一”优化服务场景 助力审批效能再提升
[2025-07-05] -
固原优质农特产品暨“六盘山牛肉”宣传推介活动将在银川启幕
[2025-07-04] -
小脚老人的百年记忆
[2025-07-04] -
宁夏本土水稻时隔22年再次获得国家级“通行证”
[2025-07-04] -
科学种植 抢“鲜”上市——固原冷凉蔬菜走俏市场
[2025-07-04] -
花房喜事
[2025-07-04] -
宁夏10部门出台新规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固原市纳入首批建设试点
[2025-07-03] -
从汽车到适老化产品 直接带动消费7.3亿元 我市“焕新”行动激活消费新动能
[2025-07-02] -
构建医护科普体系 筑牢全民健康防线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