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直播带货套路防不胜防,怎么破?
吴女士最近遇到一点烦恼——前不久,她在某直播平台上购买了几件衣服,结果,等衣服到手,衣物质量却让她大跌眼镜。“在直播视频中,主播对衣服的面料赞不绝口,看起来也是很高级的样子。没想到,拿到手却连地摊货都不如,面料粗糙暗淡、裁剪马马虎虎,还留着不少线头,跟主播手里的衣服根本就不是同一款。”吴女士随即联系商家要求退货,没想到对方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货。“东西并不贵,我实在没时间精力耗在这件事上,只能算了。”吴女士最后以“取关”该主播了事。
近年来,直播带货行业兴起,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纷纷开展直播带货业务。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2000家直播电商相关企业,且仍在迅速增长中,仅今年以来,就新增超300家直播电商相关企业。直播带货行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部分主播在直播间低价销售标有某品牌花纹、印记的产品,结果被证明是假货;有些商家在直播时展示真实的玉石、珠宝等产品,但在消费者下单后却用次品或假货替代发货。来自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北京消协通过96315热线共受理短视频平台有关直播带货消费者投诉2026件,比2020年几乎增长一倍。
直播带货“套路”防不胜防,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表示,直播带货问题最容易发生在一些非标准产品上,比如珠宝玉石、特色农产品、奢侈品等。“传统电商是‘货架式销售’,消费者通常有比较明确的购买意愿。而直播带货通常销售的都是非必需或非紧要需求产品,消费者容易产生冲动消费。”崔丽丽说。
此外,直播带货的销售模式也对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直播带货依靠主播导购,主播在介绍商品时往往拥有一整套销售话术,同时采取“饥饿营销”等手段,目的是促使消费者在没有完全想清楚的情况下就下单购物。“每次听到主播喊‘全场只有一个!’‘1、2、3,上链接!’这样的口号,就忍不住想抢购,好像买不到就亏了。”读者沈先生说。一名直播电商从业人员也表示:“直播电商偏重于导购消费,让消费者在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下单消费。但这种需求非常容易消退,相对于传统电商,直播带货中消费者24小时内取消或退货的比例相对较高。”
“对消费者来说,购物时应该多一些理性思考。消费还是应该货比三家、多看看评价,既不要因为低价盲目下单,也不要过于信任主播的介绍。”崔丽丽说,“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应当注意保留证据,既有主播宣传的效果、展示的内容,也有购物的凭证等,方便日后维权。”目前,我国已出台多部相关法律法规,用以规范直播电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现象。
“尽量选择成熟电商平台,可以有效提高维权成功率。有电商平台作为依托,价格体系相对透明,售后保障也比较完善。”一名直播电商从业人员表示,“平台应该引导从业者放弃挣快钱的心态,让直播电商这种商业形态能长期、健康地运行下去。”
相关新闻
-
我市举办“一起益企•固原市集体挂牌”活动
[2025-10-16] -
“走进清凉六盘·品鉴固原美食”固原市农文旅暨六盘山农特产品宣传推介活动将走进苏州
[2025-10-15] -
凡人歌丨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张琴琴和她的“招牌三样”
[2025-10-15] -
我市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保障秋收秋种
[2025-10-14] -
扫黑除恶知多少?一起了解下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2025-10-13] -
“牛倌”书记王伟伟与固原黄牛的十年守护路
[2025-10-13] -
红寺堡的“攒劲女子”
[2025-10-13] -
山海携手育新机
[2025-10-12] -
宁夏考古重大突破!完整文化序列首次建立,两大发现填补关键空白
[2025-10-12] -
AI如何重塑未来图书馆?百位专家宁夏共谋“十五五”协作新路径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