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彩椒拓宽增收路
进入9月,西吉县马建乡大湾村彩椒迎来了收获季,彩椒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一株株彩椒整齐排列、枝繁叶茂,村民们正在加紧采收、装袋、搬运。
马建乡早晚温差大,气候冷凉,种植的蔬菜病虫害少、口感好、品质佳,但由于水资源短缺,冷凉蔬菜产业在马建乡并未形成规模。为了进一步探索冷凉蔬菜发展路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增强群众种植冷凉蔬菜信心,今年马建乡抢抓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通过引水上山工程,充分利用塘坝水源,配套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在大湾村打造1100亩冷凉蔬菜基地,引进龙头企业示范带动,规模化生产彩椒、白菜等蔬菜,有效解决农作物种植单一、产值不高等问题,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
张志英家距离彩椒基地很近,从年初开始,她就在基地务工,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丈夫在家养着8头肉牛,农闲时节,外出务工,家庭的收入高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基地里,每天都有活干,离家近,既能顾家又能赚钱,月工资3000多元。”张志英说,从种植开始到采收,每天都有30多人在彩椒基地务工。
“咱们种植的彩椒市场认可,每天分别发往浙江省、福建省15吨,价格每公斤均在3元以上。”彩椒基地负责人吴佩霖说。从种植玉米、马铃薯到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的转变,马建乡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多元化需求,而且基地彩椒都是订单化生产,销售渠道稳定,实现了产量、收入双提高。
为了让“土地不撂荒、劳动力不撂荒”,今年以来,马建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理念,因地制宜,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头道工序”来抓,通过“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流转耕地,打造蔬菜种植基地,订单化生产。土地流转费从以前的每亩80元增长到现在的500元,群众有了务工的好去处,低效闲置土地得以盘活,群众也学到了种菜技术,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彩椒基地发挥联农带农作用,为群众普及彩椒种植技术或其他特色蔬菜种植技术,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马建乡副乡长马天勇说。(记者:袁小平 王旭东)
相关新闻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
中医药服务下基层助力乡村振兴
[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