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会场参政议政|建立跨省域补偿机制 守护六盘山区生态环境
兀鹫、灰背伯劳、黑喉红尾鸲、凤头百灵……近5年,六盘山林区鸟类记录数量实现翻倍增长,由158种增长至291种,其中,宁夏首次记录10余种、六盘山首次记录90余种。六盘山林区鸟类种群的不断丰富,是六盘山生态建设发展成效的最好见证。
2022年,《“鸟类王国”见证六盘山生态变迁》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2022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并经中英双语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展示。
六盘山区位于宁夏固原市、甘肃平凉市境内,是国家“三区四带”黄河重点生态区重要单元,“两屏三带”重要节点,黄土高原西部的“水塔”“绿岛”和物种基因库,是黄河主要支流清水河和泾河、渭河支流葫芦河的发源地。
住宁全国政协委员蒋齐围绕进一步筑牢西北生态安全屏障这一主题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支持建立六盘山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向全国两会提交。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生态保护补偿力度与财政能力相匹配、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衔接,按照生态空间功能,实施纵横结合的综合补偿制度,促进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利益共享,并加大纵向补偿力度,健全横向补偿机制。”蒋齐认为,六盘山区的生态保护,事关宁夏东南部、甘肃定西和陇东、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和黄河安澜,事关陕甘宁三省区18县市(区)800多万人长期饮水安全。
“建立六盘山区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进行试点,对加快六盘山生态功能区保护,保障下游数百万群众饮水安全意义重大。”蒋齐说。
蒋齐建议,国家按照生态功能区开展以水源供给为重点的跨省域大江大河干流、支流发源地、水源涵养区及流域生态价值的评估核算,顶层设计分类规划跨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制度逐步推进跨省域生态补偿试点及经验推广。比照国家对皖浙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的做法,结合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模式,支持建立六盘山区水环境水资源保护跨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开展试点,每年由中央财政给予固原市、平凉市资金补助,用于水源地、水源涵养区、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及农业绿色生产,陕、甘、宁受益区按照财政匹配能力协商各自出资比例和水质基本补偿与水质变化补偿方式,保护黄土高原西部“水塔”“绿岛”“基因库”,确保泾河等黄河支流水源涵养和水质清洁,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关新闻
-
自治区党委将于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2025-11-16] -
宁夏15家创新企业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
[2025-11-16] -
自治区宣讲团到自治区政协机关、检察院、财政厅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2025-11-16] -
六盘潮涌改革路 “小切口”撬动“大发展”
[2025-11-15] -
从“零星散养”到“规模致富” ——西吉县王民乡肉牛产业的“牛”路径
[2025-11-15] -
识县城的味道 ——隆德渝河从“臭气熏天”到“草木清香”的生态涅槃
[2025-11-15] -
清水润岸 绿锁沟壑 ——彭阳县“山水工程”重塑黄土高原生态
[2025-11-15] -
宁夏破解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癌症”生物防控难题
[2025-11-14] -
兜底民生稳幸福——“十四五”固原市社会保障事业交出温情答卷
[2025-11-13] -
宁夏微元素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获评2025年度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