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印发
自治区党委、政府日前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2021—2035年)》,对未来15年全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远景作出系统谋划,通过16项战略举措、13个专项工程,为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纲要以“法治保障、严格保护,创新驱动、市场引领,促进运用、优化服务,生态优先、持续发展,重点导航、协同推进”为基本原则,明确了“两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到2025年,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创造质量明显提升,运用效益充分显现,服务效能持续增强,全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更加浓厚。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件以上,有效商标注册总量达到10万件,精品版权数量达到800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累计达到15亿元,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到2035年,宁夏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保护严格、创造活跃、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的知识产权强区基本形成。
纲要提出努力打造西部知识产权保护新高地的五大战略任务。建设促进营商环境优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门类齐全的法规制度体系,公正高效的司法保护体制,便捷高效的行政保护体系和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建设激励创新发展的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机制,优化高质量创造环境、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及促进版权保护与文化创新;建设促进转化实施的知识产权运行机制,建立高效顺畅的运用机制,规范有序的运营机制和运行顺畅的金融服务机制;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和指导,公共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及知识产权服务业培育和监管;建设氛围浓厚的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环境,营造协调联动、内外合作的知识产权开放环境,崇尚创新、融合发展的知识产权文化环境和更加开放、更有活力的知识产权人才环境。
纲要提出,要全面加强党对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稳定长效的知识产权强区建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综合运用财税、投融资等相关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加大知识产权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系。要发挥激励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宁夏知识产权奖项评选机制。完善侵权假冒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社会公众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建立本纲要实施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考核评价。在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中,注重考核知识产权相关工作成效等保障措施。(记者 陶涛)
相关新闻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