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的家国情怀|烽火电波传信念 一生坚守报党恩
“那时候才16岁,听见枪响就心慌,但手下的活儿一点不耽误。”96岁的抗战老兵李福年忆起80年前的往事,依然记忆犹新。尽管年近期颐,老人依然精神矍铄。这位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党员,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眼含热泪,他说:“记住历史,珍惜现在,永远跟党走。”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我们走进了李福年家中。客厅里摆满了荣誉勋章和老旧照片,老人胸前佩戴的勋章熠熠生辉,仿佛无声诉说着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
李福年的抗战经历,是一部个人与国家命运交织的史诗。1929年,他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一个贫农家庭,在那个战争年代,社会动荡,物资匮乏,家人吃饱穿暖是个问题。看到家国危难,1945年,年仅16岁的李福年加入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17师电讯连,投身革命洪流。“自此,我加入了为人民而战的革命队伍。”
后来,李福年参加了上党战役,负责通信保障。他回忆:“敌机火炮轮番轰击,火力猛烈得让人窒息。”他始终紧握电话线,背着无线电台,为指挥部传递情报。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李福年逐渐成长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好战士。18岁的李福年跟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随后又参加了陕州、安康等重大战役。1948年3月27日,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立誓“勤恳工作,清白做人,报答党的恩情”。此后,他随军转战陕豫鄂三省剿匪,并获得了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
李福年家中干净整洁,陈设简朴。老人珍藏的老旧照片中,有一张拍摄于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十七师司令部在陕西省沔县的“八一”纪念日合影,照片中的李福年神情肃穆。他所在的这支英雄部队两年后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从战场走向了油田。
和平年代,李福年迎来了新的任务与考验。1953年至1961年,他先后被派到陕西速中初等学校、西北工学院附设速成中学、西安公路学院、大连海运学院等学校学习。在学校里,李福年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简单的话语里透出老党员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1961年,李福年完成学业毕业后回乡工作,他放弃银川优越的条件,扎根固原汽车运输公司30余年,“哪里艰苦就去哪,西吉、平凉我都待过。”离休后,他继续发挥余热,参与“八一”建军节革命老兵宣讲、庆祝建党101周年主题活动等志愿活动,并为原州区多所学校的学生进行红色主题故事宣讲,将红色基因深深扎根在青少年心中。
每一次阅兵,都激荡起李福年心中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当看到现代化的受阅队伍,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战友们未竟的梦想正在实现。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如今已经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朵。这就是我们当年拼死守护的,这就是我们梦想中的新中国。”老人颤抖的手轻轻抚过胸前的勋章,那些沉甸甸的纪念章在阳光下闪烁着永恒的光芒。
从背着通讯设备穿梭战场的少年电话兵,到扎根西北建设一线的奋斗者,李福年用一生践行着“永远跟党走”的誓言。他的故事,是抗战精神的缩影,更是固原这座城市的荣光。(见习记者:姚亚婷 记者:李兴)
相关新闻
-
我市公路货物周转量增幅位居全区第一
[2025-09-19] -
潮涌塞上破藩篱——宁夏奋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纪实
[2025-09-19] -
我市深耕特色产业筑牢振兴根基
[2025-09-19] -
全区100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参与专题培训
[2025-09-19] -
我市举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培训班
[2025-09-19] -
固原市全国农民篮球(村BA)邀请赛暨2025年丰收大集促消费活动明日开幕
[2025-09-18] -
相聚六盘山下 共赴红色之约 ——第三届宁夏六盘山红色文化旅游节暨农文旅促消费活动开幕式侧记
[2025-09-18] -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交流分享会在西吉县举办
[2025-09-17] -
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沙龙在西吉县委党校举办
[2025-09-17] -
2025年全区高山蔬菜采后加工及绿色标准化技术观摩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