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受阅 一生荣光|阅兵场上的“粮草官”
201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战鹰呼啸而过,划出完美航迹。地面上,来自宁夏固原的张军,在大屏前盯着受阅战机编队掠过的轨迹,心中紧绷数月的弦终于松开——他负责后勤保障的机群已圆满接受检阅。
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中空军航空兵某部司务长,他统筹负责当时所在团200多名机务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协调供给机务人员的各类物资,是名副其实的“粮草官”。

1999年,张军入伍,被分配到青海空军航空兵机务训练团。作为一个农村娃,面对空气动力学、飞机构造这些高深理论,他感觉就像在“啃石头”。但他深知,要想学会,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于是,那本400页的发动机维护规程,便成了他日日不离手的“石头”,他抱着反复“啃”,直到能完全背下来。
教员的话让他铭记一生:“机务兵一手托着国家财产,一手托着战友生命。”这种敬畏让他在一线连队时,更加刻苦地钻研专业知识。从军16余年,航空维修知识已经成为他的“肌肉记忆”。如今退伍多年,他依然自信:“现在给我一周时间,我依旧能胜任机务工作。”
当阅兵任务下达,张军迅速切换到“战时状态”,把航空维修的严谨挪到后勤保障中。阅兵倒计时15天里,他守在物资仓库24小时轮值,检验、留样,全力保障把关物资安全。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要小看后勤工作,责任非常重大。”张军回忆,阅兵当天看到飞机顺利飞过天安门广场,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骄傲与自豪。
对张军而言,那场阅兵为他的军旅生涯划下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三个月后,这位老兵告别军营,但“在位一分钟,干好六十秒”的部队口号,已成为他终生践行的信条。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张军在服役期间曾获空军航空机务人员铜制荣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优秀人才奖等多项荣誉,并荣获三等功一次。这些荣誉背后,是他十六年如一日对极致专业的追求。
转业后,张军回到家乡,被分配到固原日报社。面对新的挑战,他靠着当年学习航空维修知识的韧劲,从零开始学习,一年多后正式通过资格考试,成为了一名记者。
十年前阅兵场上的承诺,如今在工作中依然延续,“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一丝不苟”。在多个岗位锻炼后,如今,他再次干起了“老本行”,负责单位的后勤保障工作。这个曾在高原背规程、在阅兵守仓库的退役军人,正用不变的严谨,在新的战线续写着“粮草官”的故事。
谈及即将到来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他眼里闪着光:“特别期待今年能看到更多先进航空装备亮相,咱们的战鹰肯定比2015年更威风!”(记者:张鑫潼)
相关新闻
-
市领导看望慰问新闻工作者
[2025-11-06] -
宁夏出台新规强化行政复议力量 筑牢行政争议化解“人才基座”
[2025-11-06] -
彭阳年处置三百万吨煤矸石 综合利用项目加速推进
[2025-11-06] -
“笔墨丹青绘初心·廉韵辉映六盘山”作品展开展
[2025-11-06] -
宁夏固原“体育大餐”让中小学生“动起来”
[2025-11-06] -
稳岗增收筑幸福 乡村振兴谱新篇——固原“十四五”就业民生答卷
[2025-11-06] -
我市首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成
[2025-11-05] -
我市各部门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1-05] -
每个给予50万元奖补!首批“宁夏工匠”技能品牌发布
[2025-11-05] -
我市召开各民主党派重点调研成果协商座谈会
[2025-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