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
8月11日拍摄的银川市城市景观。
刘兴田摄(中经视觉)
1939年,固原被日本军机轰炸的影像记录。(资料照片)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银川玉皇阁。(资料照片)
7月18日,109国道宁夏中卫喊叫水至折腰沟段,施工人员对路面进行超薄罩面预防性养护铺筑。该技术性能好,施工过程中可大幅减少能耗。
米宁平摄(中经视觉)
8月11日,银川玉皇阁一带车水马龙。玉皇阁是银川市仅存的古代木结构高层楼阁,是银川城市地标。
本报记者 杨开新摄
8月17日,观众在宁夏博物馆参观宁夏抗战史料展览,了解抗战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本报记者 杨开新摄
7月31日,位于石嘴山市的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人在作业。近年来,石嘴山市在补链、延链、强链中不断转型升级,让产业从制造走向“智造”。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固原市举行“重走长征路·翻越六盘山”徒步实践活动,各界代表沿着红军长征翻越六盘山原路线,追寻红色足迹(摄于2024年10月7日)。
崔一波摄(中经视觉)
5月17日,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宁电入湘”工程)送端中宁换流站750千伏交流系统调试完成,带电投入运行。
乔瑞玲摄(中经视觉)
宁夏在抗战时期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屏障。其中,盐池县是边区的西北门户。1941年至1945年,陕甘宁边区在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下,财政经济极端困难。盐池县军民响应号召,开荒种地、打盐运盐、办合作社、挖甘草、发展畜牧业和纺织业,掀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据不完全统计,1938年至1943年,盐池运出食盐约12.5亿公斤,不仅保障了边区军民的需要,更换来了急需的各类物资,对打破敌人经济封锁、活跃边区经济贸易、支援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盐池经济早已不再依赖产盐,取而代之的是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盐池滩羊”是其中的佼佼者。2024年,盐池滩羊饲养量达340多万只,占农业总产值的68%,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占比达53%,品牌价值突破130亿元,成为革命老区的产业名片。
在青铜峡市叶盛镇蒋滩村,暖棚内芒果、木瓜、长桑等长势喜人,“南果北种”让热带水果不再只是属于南方的“专利”,差异化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思路,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观光。蒋滩村党支部副书记陶小波说:“由于能就近增加收入,原来10多户在外居住的村民都陆续回到了村里。”
在巍峨的贺兰山下,集中连片的葡萄藤将戈壁变为绿洲。截至2024年底,宁夏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超60万亩,占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的近40%;年灌装量1.4亿瓶,综合产值达400亿元。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葡萄酒多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得各类奖项,使宁夏成为世界葡萄酒大家庭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行走在黄河岸边,能真切感受塞上江南日新月异的变化。宁夏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红色热土,将大漠戈壁变成“诗意江南”,将荒芜苍凉化作繁荣富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绘就更加灿烂美丽的塞上新图景。
相关新闻
-
中阿共绘节水合作新蓝图 首份发展与合作展望报告正式发布
[2025-08-30] -
塞上江南
[2025-08-30] -
中阿标准化及知识产权对接交流活动在银川举行
[2025-08-30] -
引水上山种彩椒 低产田变“增收宝”
[2025-08-30] -
非遗焕新彩 绣出“致富路”
[2025-08-29] -
我市选手在自治区文明实践宣讲交流活动中获佳绩
[2025-08-29] -
我市28家企业亮相中阿博览会
[2025-08-29] -
中阿“丝路电商”产业对接会举行
[2025-08-29] -
中阿银联体第三届理事会会议在银川召开
[2025-08-29]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境外园区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推介会举办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