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跳”继续
在市人民医院,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着白大褂时是救死扶伤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换上红马甲便成了穿梭在校园、社区、企业的急救知识传播者。“急诊科急救志愿服务队”自2017年成立以来,带着60多名志愿者的热忱,以“心跳行动”CPR(心肺复苏)志愿服务项目为纽带,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专业的急救技能深度融合,编织起一张覆盖广泛的生命安全网。
这支队伍的志愿者均来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他们带着临床一线的实战经验,把急救知识从医院抢救室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心脏骤停会导致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如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如果在黄金4分钟内进行复苏,约有半数人能被救活。”7月9日,在市文化馆里,志愿者给工作人员培训应急救护知识,从心脏骤停的识别方法,到CPR的完整操作流程,再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要点,每一个知识点都结合案例详细讲解。模拟训练中,志愿者手把手纠正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指导人工呼吸的正确姿势,确保大家接受培训后不仅要懂理论,还要会操作。“很专业,学会了很多常用的急救知识和规范动作。”市文化馆工作人员高红梅说。
遇到心脏骤停,救护车赶到时通常已错过最佳抢救时机,最先能伸出援手的往往是家属、邻居。自成立以来,志愿服务队通过社区广场活动,帮助居民掌握关键时刻“救己救人”的本领,同时让居民明白,掌握CPR不仅能挽救家人生命,更能弥补专业救援的时间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约54.4万例,而社区CPR的普及,正在悄悄降低“等救护车”期间的二次伤害风险。
2023年以来,急诊科急救志愿服务队在原州区开展志愿服务28次,参与志愿者336人次,服务总时长1344小时,人均服务40小时,2万余人直接受益,覆盖了原州区70%的社区。
为突破传统培训的时空限制,团队推出急救科普短视频,将严肃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看得懂、记得住、敢操作的生动内容。无论是CPR的关键步骤拆解,还是AED使用的教程,都以直观的画面和简洁的讲解帮助群众掌握急救技能。服务队熟悉本地急救流程,加之使用AED的方法与经验、创伤处理技巧被融入培训,让培训内容更贴近实战需求。
服务队还与固原一中联合开展“医教联合”项目,探索医疗与教育融合的新模式。通过共建急救培训基地、共享专业资源,实现了“医教协同,整体联动”,让急救教育成为校园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师生的应急救护能力,也为其他领域的公益合作提供了借鉴。”服务队负责人常英娥介绍。
2023年以来,全市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大幅提升,社区调研显示“愿施救”的比例显著升高。对于志愿者而言,这场公益行动也是一次双向成长。“提升了自身专业技能,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青年志愿者马军说。
经过不懈努力,“急诊科急救志愿服务队”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也先后取得多项荣誉。这支队伍凭借专业与热爱,让心肺复苏技能走进了更多人群,让“心跳”的希望延续,为城市的安全与温暖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记者:王沛)
相关新闻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三十载百里祭英烈“行走的思政课”育新人
[2025-09-21] -
宁夏首单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税收抵免业务落地
[2025-09-21] -
宁夏“双节”期间将开启消费盛宴
推出六大主题212项活动 统筹1.4亿元发放惠民礼包[2025-09-20] -
我市多家单位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2025-09-20] -
固原市“红领巾讲解员”大赛在彭阳县举行
[2025-09-20] -
固原从“苦甲天下”到成功入选联合国“自然城市”的哲学基础
[2025-09-20] -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丨走进六盘山红军长征旅游区:红色薪火照亮新时代长征路
[2025-09-20] -
宁夏五市差异化打造双节文旅消费新场景 推动消费提质扩容
[2025-09-20] -
我市公路货物周转量增幅位居全区第一
[2025-09-19] -
潮涌塞上破藩篱——宁夏奋力打好重点领域改革开放攻坚战纪实
[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