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里的“致富果”
“这番茄株高快两米,上下结着6层果子,每株能产3公斤,产量比普通品种翻了一倍多。”7月9日,西吉县兴隆镇下范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里,种植户樊斌扒开枝叶,望着挂满枝头的红果笑得合不拢嘴。他租种的2亩大棚,按亩产1.05万公斤算,半年就能进账近5万元。
这个让樊斌底气十足的“聚宝盆”,藏着外来企业与乡村土地碰撞的火花。去年年底,在外务工的樊斌听说村里建起了设施大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租了6栋大棚。“以前没接触过设施农业,大棚啥时‘打棉被’、啥时‘放风口’都不懂,全靠企业技术员手把手地教。”如今,他不仅熟练掌握了保温层收放、通风供氧等技术,还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
樊斌口中的“企业”,是下范村驻村工作队2023年引入的宁夏尊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扎根下范村后,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一期19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当年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带动200多人就近务工。2024年,园区产值突破500万元,让村民看到了大棚里的希望。
走进示范园试验棚,近30种蔬菜长势正旺,这里是品种“本土化考试”的考场。“前一年试种看表现,效益高、长得好的品种才会在下一年育苗推广。”技术员冉维娇指着翠绿的辣椒说,企业按季节科学规划大棚用途,每年12月至次年8月育蔬菜苗,当年的8月至12月扩繁马铃薯种薯,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收益翻番。
更让村民暖心的是公司的“全链条护航”。定期上门技术指导、农资供应直达田间、购销托管包销产品,这些服务让种植户没了后顾之忧。“从育苗到销售,企业全程帮衬,咱只管用心种。”樊斌说,现在周边越来越多农户跟着公司学技术、搞种植。
如今的示范园里,一期日光温室持续丰产,3月刚建成的二期49栋大棚已硕果累累,三期工程正火热推进。从外来企业落地生根,到村民变身“新农人”,下范村的大棚里,不仅结出了饱满的果实,更长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记者:马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