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让村民信任的带头人
“一个能照顾瘫痪哥哥二十年的人,怎么可能不对村民好呢?”“弟弟想把哥哥照顾好,而瘫痪在床的哥哥也想着为弟弟减轻负担,兄友弟恭,在村里树立了好榜样。”交谈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赞赏有加。他们谈论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吕学海。
吕学海是西吉县硝河乡范湾村党支部书记。他面对逆境不屈不挠,既有对家人无私奉献的小爱,更有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大爱。
2003年,15岁的吕学海遭遇了生命中第一次沉重打击——母亲在一场车祸中离世。祸不单行,次年,二哥吕学军外出务工时遭遇严重工伤,下半身永久瘫痪。面对如此巨大的家庭变故,吕学海决定辍学回家,与父亲一起扛起了照顾哥哥和维持家庭生计的重任。养牛、种地、照顾二哥,这一守,就是整整二十年。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尽管家庭条件艰难,吕学海却从不向别人吐露自己的辛酸与苦楚,早出晚归、辛勤劳作,村民们看在眼里,时不时地帮衬一下,这些温暖的善举让吕学海心存感激。
考虑到吕学海的家庭情况,村里给他提供了一个护林员的岗位。虽说挣钱不多,但吕学海格外珍惜。无论是冬日扫雪还是夏日清路,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不知疲倦地干着。2015年,当时的村党支部书记看到了吕学海身上的闪光点,决定将其吸纳为党员,自此,吕学海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
2019年村“两委”换届,对吕学海而言,是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好口碑和勤快肯干的精气神,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村委会主任。但同年,吕学海的父亲因脑梗离世,家里只剩下他和瘫痪在床的二哥相依为命。实在没办法兼顾更多,吕学海只能变卖家中6头牛,将土地交给同村人种。同时,他在村里开了一间小卖部,由二哥经营,既保证二哥有正常社交,又有一定的经济收入。2023年3月,吕学海遇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婚后,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为吕学海的生活注入了新活力,也让他安心地将更多精力放在了村里的事务中。
责任在肩,使命必达。在脱贫攻坚战期间,吕学海带领村干部入户走访,确保每一项扶贫政策都落到实处。范湾村常住人口120户530人,以种养为主导产业,虽然村里有8300亩土地,但多为山地,无法实现大面积机械化种植,这让吕学海很是焦虑。
2022年底,西吉县在范湾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吕学海喜出望外。为了确保项目进程,吕学海带领村干部一遍遍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地形,了解村民意愿,综合多方因素后,最终确定了3000多亩实施面积。但在实施过程中,因为土地合并,村民一时又为分地产生了分歧。吕学海提出土地互换的解决方法,并邀请村里名望较高的人参与调解,避免了一整块地被几家共分的问题,保障“小田”变“大田”的增值效果。
不仅如此,吕学海也常常帮助行动不便的村民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调解邻里纠纷,群众的事再小,他都会亲力亲为。几年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范湾村完成了村庄造林绿化1万株,累计建成户厕49座,硬化道路15公里,全村牛存栏达1260头、羊存栏1700只、家禽1000羽。2023年,范湾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余元,同比增长15%。
范湾村的点滴变化,吕学海都参与其中。在他看来,“村党支部书记”不仅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种使命、一份担当。“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事业,要做让村民信任的‘带头人’,带领范湾村走得更好更远。”吕学海说。(记者:袁小平)
相关新闻
-
泾源首批50名乡村“CEO”学成归来:为“牛菌蜂”精打细算 给村集体谋划长远
[2025-10-28]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