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9年,长征路上再出发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0月7日,原州区张易镇王套村莲花沟里传来嘹亮的军歌,由固原干部群众和全国各地各界朋友共1500余人组成的“新时代长征队伍”整装待发,准备徒步17.15公里,翻越“胜利之山”六盘山,用脚步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
时间的齿轮向后拨转89年。1935年10月7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从莲花沟翻越了长征途中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中国革命从此一路走向胜利,六盘山因此被誉为“胜利之山”,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89载岁月更迭,革命战争年代虽已远去,但革命精神始终在固原这片红色热土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向前。
深秋的莲花沟层林尽染,山风吹过,树叶婆娑,溪流顺着山涧蜿蜒流淌,清脆的鸟鸣声在林中回响。9时30分,振奋人心的出征仪式结束后,大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依次徒步上山。
走过一小段相对平缓开阔的路后,路面渐陡,狭窄处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狭窄的土石路两边,一会儿是寸草不生的石壁,一会儿是青黄相间的密林,潺潺溪水声中,大家同唱革命歌曲,回忆峥嵘岁月,精气神十足。
“当年,毛主席率领的红军队伍在青石嘴附近与敌军先后进行了两次战斗,歼敌400余人……”56岁的退役军人何亮峰边走边给同行的学生们讲述长征故事,学生们纷纷表示在这堂沉浸式“行走的思政课”中受益匪浅、倍感鼓舞。
当行至800米和1600米处的无名红军墓地时,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红军墓敬献花束、鞠躬致敬,告慰忠魂。“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铭记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宁夏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马玉斌说。
“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与怀念,大家喊着口号跨过溪流、踩过杂草,迈着坚定的步伐一路向前。
一路上,蓝天救援队、医疗保障队等队伍随行,身着红军服的文艺小分队用精彩表演为大家加油鼓劲。《万泉河水》《四渡赤水出奇兵》……一首首经典革命歌曲,仿佛把大家拉回了激情的革命岁月,令人心潮澎湃,自豪感油然而生。
400米、800米……2800米!红色的“重走长征路”里程碑一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历时近两小时,队伍陆续登顶,胜利的号角吹响,大家纷纷合影留念。固原二中师生齐诵毛泽东诗词《清平乐·六盘山》,声声清脆,在莲花沟久久回荡。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委党校政治学与社会学教研室讲师顶雪敏就是通过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对固原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今天爬莲花沟很累,但能来到这里身临其境感受一番,让我对毛主席这首诗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顶雪敏感慨道,“六盘山不愧为‘胜利之山’、中国革命‘曙光之山’。”
“遵义和固原的红色基因是一脉相承的,今天一路走下来,发现固原的红军长征步道保留得非常好,这是我们贵州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副处长肖定喜说。
“再出发,我们再出发,沿着先辈们的足迹意气风发……”沿着陡峭的砂石小道下山后,队伍在嘹亮的歌声中向红军长征青石嘴战斗纪念碑继续前进。“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正跨越时空,在固原这片红色沃土上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见习记者 张鑫潼 记者 陈佳文)
相关新闻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 -
综合施策稳增长 全力攻坚补缺口 宁夏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2025-05-03]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 -
鱼水情深铸丰碑 双拥共建谱新篇 ——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5-04-26] -
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2025-04-25] -
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固原赛点开赛
[2025-04-25] -
走出抑郁的“国学配方”——探寻“寻找安详小课堂”的时代价值系列报道之一
[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