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民政出台7条措施促进婚俗改革助推文明乡风建设
5月9日,记者获悉,自治区民政厅近日制定《关于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婚俗改革行动的工作方案》。《方案》推出加强婚姻登记机关建设、倡导简约适度礼仪、加强婚姻家庭辅导、广泛开展正面引导、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等7条具体措施,并且将在金凤区金星村、贺兰县隆源村、红寺堡区石炭沟村等5个试点村开展为期2年的婚俗改革试点,助力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落实落地。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持续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 建设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部署要求,近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社会工作部、民政厅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通过党建引领、文化浸润、自治提升、婚俗改革等“八项行动”和8个专项配套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全区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根据《方案》,我区将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区)设置婚姻文化展示厅(馆)或婚姻家庭文化基地,利用公园、红色教育基地等场所建设一批特色婚姻登记机关。
《方案》提出,建立县乡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零彩礼”、“低彩礼”的新人证婚和颁证制度。鼓励举办集体婚礼、简约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礼。
《方案》提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部门联合等方式引入专业力量,广泛开展婚前辅导、婚姻辅导、离婚疏导,在婚姻全过程为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发挥专业化辅导队伍作用,帮助当事人寻找增进夫妻感情、化解婚姻危机的有效办法,改善婚姻家庭关系。
《方案》指出,广泛宣传婚姻家庭文化,培养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扎实开展破除高额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专项整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设立乡镇、村兼职婚姻劝导员,培育一批婚姻家庭类社会组织和婚姻事务帮办组织,引导适龄青年自觉抵制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
《方案》强调,重视发挥社区教育作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慈善楷模等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推进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党员干部要带头严格修身、文明齐家,以身作则感染教育群众。
《方案》要求,各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合力推动婚俗改革行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及时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确保高质量推进专项治理。
相关新闻
-
海报 | 17年了!这些防灾减灾知识始终要牢记!
[2025-05-12] -
我市将推出“五堂精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5-10] -
多部门联动开展地震及次生灾害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2025-05-10] -
我市家政服务业年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2025-05-10]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 -
这山这水这青春——宁夏青年追梦者群像
[2025-05-04]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深根厚土,拔节抽穗桑梓地——西海固乡村振兴路径调查之四
[202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