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西海固移民妇女用双手“缝制”美好生活
来到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广荣村扶贫车间的手工车间,“手工车间托起妇女创业致富梦”的标语十分醒目。手工车间带头人谭雪勤正在教村民冯树花粘接半成品女士皮包,并一遍遍地嘱咐,手工缝制皮包时不要着急,一针一线都要缝细致。
广荣村手工车间目前由近30名妇女组成,年龄大多在40岁左右。车间来自广东的半成品皮包以“手工”为卖点,由广荣村的留守妇女完成手工缝制这最后一道工序,她们既可以到手工车间上班,也可以将半成品皮包带回家缝制,由自己决定工作时间,在家门口实现了灵活就业。
从在老家跑货运到移民搬迁后成为手工“能手”,谭雪勤自2017年到手工车间工作,凭着不服输、认真的劲头,她的多件手工作品在银川市获奖。现在,手艺好、为人踏实的谭雪勤既是手工车间的“技术担当”,也是车间的带头人,在企业和留守妇女间发挥“桥梁”作用。
据了解,广荣村村民大多自2014年从宁夏西海固的西吉县移民搬迁而来,村民搬上楼房、土地流转后,主要靠务工增加收入,部分留守妇女因在家照顾孩子或老人,外出打工难度较大。“留守妇女大多都会做针线活,手工车间让她们在照顾好家人的同时,也能增加收入补贴家用。”谭雪勤说。
今年32岁的蒙瑞丽,大女儿刚上一年级,小女儿不到两岁,因为照顾孩子,她都是把半成品皮包带回家缝制,由谭雪勤上门收回成品,每月2000元左右的收入让蒙瑞丽感到很满意。蒙瑞丽告诉记者,移民搬迁后,大家的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就业机会也明显增多。这几年因为照顾孩子她没法外出打工,手工车间让她在家里的炕头上就能增收,这在老家想都不敢想。
手工车间最大的特点是不设门槛、不限年龄,高中毕业的“准大学生”和年过六旬的老人都能参与进来,这里因此成了广荣村妇女们增收致富、聊天解闷的“活动中心”。
今年高考结束后,18岁的李芙蓉到广荣村手工车间“体验生活”,两个多月的时间让她成长了不少。李芙蓉说,以前看着大家在手工车间说说笑笑,感觉这份工作很轻松,自己上手后才知道其中的复杂和枯燥,暑期的辛苦工作不仅让她挣到了部分学费,也让她更能理解家人的辛苦和不易。
谭雪勤曾因给丈夫看病欠下外债,家里日子困难,总感觉自己比别人“矮半截”。在广荣村手工车间工作的6年来,她带着村里的留守妇女持续增收,也让她从村里的“后进生”成了先锋模范。
“我作为手工车间的带头人,除了包教包会,大小事情都要居中联络,有时会感觉力不从心。随着手工技术越来越熟练,手工车间妇女们的收入从每人每月一两百元,逐渐上涨到现在的一两千元,看到这些,我心里很欣慰也很自豪,就算辛苦些也值得。”谭雪勤说。
相关新闻
- 
                                                
泾源首批50名乡村“CEO”学成归来:为“牛菌蜂”精打细算 给村集体谋划长远
[2025-10-28]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