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舞台当主角,戏里戏外演自己!固原334个“文化大院”红遍山城
“以前,大家只能在电视机上看乡村大世界栏目、央视农民春晚、湖南卫视‘功夫学徒’、‘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节目。现在,文化大院里的24名群众演员,自编自导自演的美猴王、变脸、秦腔、农民广场舞等原创节目,已成为龙王坝的特色名片。”7月21日,西吉县吉强镇龙王坝村党支部副书记焦建鹏,对基层文化快速发展感慨不已。

龙王坝文化大院外景。
近年来,固原市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性、便民性、可持续性”发展趋势,秉持“大文化”理念,基于当地群众文化需求,充分利用集体闲置场地,建立多功能空间的农村文化大院,实现乡村文化从“送”到“种”再到“育”的转变,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
今年1月至6月,文化大院演出2700余场次,观众75万人次,文化大院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重要阵地。“从小受到老一辈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文化影响,我和同伴用了10天时间编排的《小媳妇回娘家》眉户小戏,在5月22日的原州区民间文艺团队、文化大院优秀节目展演中备受观众好评,希望通过表演让更多年轻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张易镇晨曦文化大院演员白羽说。

原州区文艺展演活动中文化大院演员准备上台演出。
固原市推动农村文化大院建设过程中,结合农民增收、技能培训,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活动,让农民群众从传统文化中受益。“在保护传承砖雕技艺的同时,立足产业发展,走市场开发之路,为本地35名农民、残疾人及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成为非遗技艺产业开发的成功典型。”隆德县卜文俊文化大院负责人卜文俊探索出一条适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路径,以文化带动群众增收。

隆德村民学习魏氏砖雕技术。
截至目前,固原市已建成各类各级文化大院334家,涉及文艺戏曲表演型、非遗传承型、乡村旅游型等多种类型,拥有骨干成员3300多人,每年演出节目近2200场次,受益群众超过30万人次。
今年,固原市持续发挥多元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强化文化能人示范带动、激发基层文化发展活力等举措,做大做强“文化大院”特色品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实现文化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相关新闻
-
泾源首批50名乡村“CEO”学成归来:为“牛菌蜂”精打细算 给村集体谋划长远
[2025-10-28]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