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宁夏考古百年!27项系列活动带您走近考古触摸文明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固原博物馆联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共同举办“发现获国-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成果展”,此次展览是对2017年以来彭阳姚河塬西周城址考古发掘成果的首次全面呈现,正式拉开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1923年,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被发现,开启了宁夏现代考古的新纪元。100年来,宁夏考古人在古老的塞上大地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历经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数次科学系统考古发掘与研究,建立了宁夏地域历史发展的考古学时空框架,丰富了宁夏的历史文化内涵。先后有贺兰宏佛塔、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彭阳姚河塬遗址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彭阳姚河塬遗址和贺兰苏峪口磁窑址获评年度中国社科院考古学论坛·中国考古新发现(又称年度“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水洞沟遗址和西夏陵获评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建成了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水洞沟遗址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系列活动,以“发现·见证·中华文明”为主题,将持续至今年10月,通过成果展示、学术交流、转化利用、主题宣传、文旅融合等方式,计划组织实施系列活动27项。
其中:
水洞沟遗址发现100周年考古成果展、宁夏考古百年成果展等成果展示活动6项,
水洞沟遗址发现暨宁夏考古百年国际学术会议、丝绸之路暨北朝时期固原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4项,
出版研究成果、推出科普读物、艺术家采风创作等成果转化活动4项,
宁夏考古百年暨“十大考古发现”评选等宣传推介活动8项,
公众考古、考古研学、考古文创、主题游径等文旅融合活动5项。
8月前后,还将开展“寻找宁夏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评选推介等活动,编辑出版一批考古研究成果,推出一批文物科普读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考古工作行稳致远,在史前考古、商周考古、秦汉至宋元考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重要成就。其中,灵武水洞沟遗址、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彭阳姚河塬遗址、盐池张家场城址和贺兰山苏峪口瓷窑址,因其多样的文化遗存和独特的学术价值闻名于考古学界,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历程,丰富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新闻
-
“线上引流+线下展销”激发市场新活力
[2025-10-27] -
吾乡大藏·固原丨金银壶,玻璃杯,萧关如铁月如水
[2025-10-27] -
固原开源节流殷实“水账户”
昔日喊渴的西海固蹚出“水权突围”之路[2025-10-26] -
实干担当,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我区引发热烈反响[2025-10-26] -
六盘山青少年科学院成立!创新吧,少年!
[2025-10-25] -
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城市联盟第五届年会在西吉召开
[2025-10-25]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作
[2025-10-24] -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
[2025-10-24] -
“兜”住最困难群体 “保”住最基本生活 宁夏民生兜底保障网越织越牢
[2025-10-24] -
宁夏成功避险防范两起滑坡地质灾害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