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首次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白皮书
4月20日,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首次以白皮书形式发布《2018-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从顶层设计、法治保障、全链条保护等方面,总结了5年来我区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做法和进展情况。
在顶层设计方面,白皮书指出,我区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出台《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2021-2035年)》《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手段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在法治保障方面,白皮书指出,我区健全完善地方知识产权法规,制修订《宁夏回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启动《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制订工作。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十四条措施》,补助知识产权专项资金5800多万元。
在全链条保护方面,白皮书指出,我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保护,建立跨部门、多元化纠纷协调解决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开展专利、商标、著作权、地理标志、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海关保护等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并取得积极成效。5年来,全区法院受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3398件,结案3316件,结案率为97.6%;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43人,起诉76人;公安机关立案侦办侵犯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7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名,涉案总价值4000余万元;办理各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政案件1084件,查办版权侵权盗版案件33件,党政机关和重点国有企业正版化率达到100%。
在公共服务方面,白皮书指出,我区优化整合知识产权服务窗口,专利商标业务实现“一窗通办”。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创新推动“政银企”金融服务模式,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21亿元。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加强高价值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实施宁夏枸杞产业、“东数西算”枢纽建设等知识产权专利导航项目23个,累计获得金奖、银奖等中国专利奖35项。累计培育各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试点企业200家,商标品牌指导站10个,地理标志运营试点20家。截至2022年底,全区有效发明专利5195件,同比增长20.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96件,同比增长24.8%。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在区域合作方面,白皮书指出,我区加大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与黄河流域九省区签署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与西部12省区签署地理标志保护合作协议。高标准举办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深入推进《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名单建设,“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宁夏大米”“宁夏枸杞”被列入中欧地理标志互保名录。
相关新闻
-
全区肉牛精深分割加工培训班在泾源县举办
[2025-08-22] -
全区五十九名工会干部在六盘山干部学院“充电赋能”
[2025-08-22] -
今年前7个月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进出口额超3亿元
[2025-08-22]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