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特”产业兴市富民奏强音
立春刚过,固原喜降大雪,滋润着干涸了一冬的土地。厚厚的雪被下,松软的黄土间,孕育着勃勃生机和产业发展的无限动能。
牛棚、菜棚里热气氤氲,春意盎然;中药材、马铃薯制品生产车间开足马力,奋力实现“开门红”……肉牛、冷凉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生态经济五项特色优势产业已然成为固原的“造富”产业,鼓起六盘儿女钱袋子,助力固原稳住“三农”发展基本盘,打造乡村振兴新高地。
“五特”产业立足固原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近年来全产业链布局发展,2022年实现提档升级。今年我市将持续打造全国百万头高端肉牛生产加工基地、百万亩高产高品冷凉蔬菜和马铃薯基地、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力争2023年“五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85亿元以上。
气候冷凉、水源洁净、土壤丰茂,“天生丽质”的自然风貌让固原已经成为西部重要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固原是宁夏肉牛养殖核心区,截至2022年全市肉牛饲养量达到100.8万头,建成“出户入园”养殖园区53个,集中养殖率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20%。生产加工200多个牛肉品种、年屠宰加工10万头、年生产牛肉2万吨的融侨丰霖肉牛屠宰精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是龙头企业牵引产业更上一层楼的生动呈现,直接推动肉牛产业种养加销一体化融合发展,增加全国市场价格“话语权”。
固原是粤港澳大湾区有机蔬菜重要直供基地,目前已经形成原州区供港蔬菜、西吉县高原芹菜、隆德县高原喜凉露地蔬菜和彭阳县越夏辣椒“四大生产区”,2022年蔬菜产量达200万吨。固原人民不等不靠,除了直供粤港澳,相关部门主动与盒马生鲜、叮咚买菜等终端品牌销售渠道对接开展“净菜入超”,销售蔬菜60万吨。来自高原绿岛的冷凉蔬菜,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固原是全国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已建成种薯繁育基地13万亩、千亩以上生产示范基地10个,马铃薯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年繁育原原种1.3亿粒、产鲜薯180万吨,生产马铃薯淀粉及制品15万吨,总产值20亿元。2022年,雪川马铃薯一期项目已达效入规,年末公司所产85.8吨冷冻薯条顺利出口泰国,固原市外向型经济再次“扩圈”,直接带动周边70万亩马铃薯增产增效,让周边50多家供应商和2万多名农民受益。
与六盘青山相伴相生的道地中药材,纯净、质优、效佳,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中药材+”模式,药材、药品、药市、药膳、药养齐头并进,推进药旅融合发展。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8万亩,在中药配方颗粒、生物制药、药膳保健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让固原绿水青山变身金山银山,在生态经济产业发展中得以实现。固原持续做好“生态+”、“绿色+”文章,培育增绿又增富产业,推动林下经济“一县一龙头、龙头带业态”模式,发展苹果、红梅杏、花椒等林下产品,形成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多赢格局。
产业兴则地方兴,产业强则经济强。绿水青山,万物茁壮生长,“五特”产业正在造富固原大地。(记者:李 慧)
相关新闻
-
全区肉牛精深分割加工培训班在泾源县举办
[2025-08-22] -
全区五十九名工会干部在六盘山干部学院“充电赋能”
[2025-08-22] -
今年前7个月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进出口额超3亿元
[2025-08-22]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