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至”,是什么“至”?
制图:陈晓劲
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
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是到来的意思吗?其实,这里的“至”指的是“极、最”,强调的是天文意义上的极致。“极致”,其中又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北半球白昼时间在一年中最长。夏至当天,除海南等地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为一年中最长,且昼长均大于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如哈尔滨日照时间在16小时左右,南京可达14小时,即便在海口,也有13小时。
第二层含义是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球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日晷,是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夏至这天,太阳光直射日晷的晷针,无法形成影子以在晷面上指示时刻——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此时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区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这天,太阳高度角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事实上,整个二十四节气都与太阳高度角紧密相关。古人发现,随着太阳的移动,物体的影子也会相应移动。利用仪器,他们还慢慢发现了日影最短的夏至和日影最长的冬至,并通过测量相邻两年的冬至时刻,确定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接着,又利用日影长短变化规律,结合气候寒暑变化规律,确立了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逐渐勾勒出一年四季的图像。
日照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那么夏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呢?其实,因为光照时间长、地表太阳辐射充足,夏至时气温确实会比较高。但夏至之后,因太阳光照将向南再次“扫描”北半球,热量还会继续积蓄,之后我们才会迎来夏季最热的两个节气——小暑和大暑。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气温的高低,气象学给出了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者超过35摄氏度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者超过37摄氏度时称为酷暑。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至虽热,却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人民日报记者李红梅采访整理)
相关新闻
-
“五一”我在岗|银昆高速宁夏段打好安全服务保畅组合拳
[2025-05-02] -
建设现代化 奉献有我丨微光如炬 礼赞时代追梦人
[2025-05-01] -
“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丰富我市群众文化生活
[2025-05-01] -
我市青年马骏张玮荣获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2025-05-01] -
“五一”假期固原推出42项文旅促消费活动
[2025-04-30] -
五天高速免费!宁夏交投全力做好“五一”保通保畅工作
[2025-04-29] -
市政协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2025-04-27] -
为咱老百姓点个赞丨“做不了红花,我可以继续当绿叶”
[2025-04-25] -
两级法院联合市工商联开展“法企共建”活动
[2025-04-23] -
小小纸条大大的爱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