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科技特派团:育种造出马铃薯产业“芯片”
“春季天气忽冷忽热,要随时关注气象预报,做好防低温防冻工作。”4月18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原州区科技特派团专家郭志乾、杨崇庆和张国辉来到固原市原州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查看种苗生长情况,为确保育苗生长打“预防针”。

“原州区具有高寒、冷凉的气候特点,繁育的种薯不带病虫、种性好。黄土和灰褐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拥有利于马铃薯生长的肥沃土壤。”原州区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郭志乾说,马铃薯在原州区种植历史超过300年,传统种植群众基础好,利于种薯繁育推广。
2008年,原州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着手建立马铃薯种薯三级繁育体系。经过4年建设,于2012年建成,对国内外引进的96个不同类型品种栽植选育,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8个,自主育成品种8个。

“选择一个优质、抗旱、高产的马铃薯种子特别不容易,从海选到确定品种,需要8年至10年,历经数万次试验。”郭志乾介绍,现在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青薯9号,就是经过大浪淘沙,从50万株种苗中层层筛选出来的。
随着种薯繁育技术发展和体系科技带动,原种繁育从每平方米产200粒增加到现在500粒以上,年繁育种薯5000万粒,除了满足当地20万亩种植需求外,还对外供种。

优良品种为马铃薯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增长增收提供有力支撑,弥补了种薯供应短板,解决了当地种薯外调问题,产量从亩均1800斤提高到3600斤。去年,原州区种植马铃薯20万亩,总产量达到28万吨,总产值达到2.8亿元。
经过多年发展,原州区已形成种薯繁育、研发、加工、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马铃薯属于无性繁殖作物,容易受病毒感染,种植4年就开始退化,需要年年进行脱毒繁育。”郭志乾说,由于繁育种薯成本高,导致马铃薯种植成本居高不下。

“按照亩均使用种薯250斤、每斤1元计算,加上人工、施肥等费用,马铃薯亩均种植成本超过800元。”郭志乾算了一笔账。为了提高马铃薯产业“芯片”制造水平,促进产业降本、提质、增效,原州区依托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原州区科技特派团,提升种薯繁育能力,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
同时,采取“基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农户进行种苗栽植和田间管理技术培训,针对企业研发短板,通过院企合作,争取马铃薯育种能力建设项目,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水平。

“马铃薯品种专用化率达到80%以上、种薯脱毒化率达到81.41%、栽培标准化率达到85%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化率达到55%以上、生产机械化率达到45%以上。”原州区科技特派团专家张国辉介绍,原州区马铃薯良种推广使用覆盖80多个村,亩增产30%左右。
相关新闻
- 
                                                
泾源首批50名乡村“CEO”学成归来:为“牛菌蜂”精打细算 给村集体谋划长远
[2025-10-28]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