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洪全成:返乡创业 带头致富
隆冬,午后阳光当头,泾源县兴盛乡上金村宏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牛棚里传来“哞哞”声;后院里,工人忙着整理饲草料……负责人洪全成和工人一起忙碌着,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我是上金村人,2007年高中毕业后,先跟着父亲在家养牛;2013年,在银川做了小生意,收入还不错。但咱毕竟是农民出身,在外漂泊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后来政府动员青年返乡创业,我想着回来发展,说不定有意外收获。”洪全成笑着说。趁着返乡创业的好机会回到家乡,洪全成筹资600多万元注册成立泾源县宏达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从最开始存栏120头牛、年出栏300头牛,发展到现如今存栏221头牛、年出栏700头牛,规模翻了一番。
其实,一开始经营合作社洪全成也走过弯路。“刚开始养牛,对牛的品种没有要求,品种杂,效益不高。后来在政府的引导下养上了安格斯牛,这才发现不同品种之间的差距还挺大,而且品种选择也是一门大学问。”洪全成说。2020年,合作社一头养了27个月的安格斯牛重达3000斤,卖出5.5万元的价格。与传统品种相比,安格斯牛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质好,经济效益更高。因此,从2020年开始,洪全成的合作社全部繁育、托养安格斯牛。
自己富了不算,带领大家伙一起富才能发展的更好。说到托养,洪全成来了兴趣,合作社成立至今一直推行“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四位一体肉牛托养模式。劳动力外出打工、老弱病残或者因各种原因不能独立养殖的村民都可以在合作社认购肉牛进行托养,除去每头牛日常饲草料费用,所得收益合作社与托养群众按比例分成。因为托养政策的实施,如今上金村形成了户户饲养良种肉牛的格局。
“合作社不仅能托养牛,还能为大家提供工作,我和媳妇都在合作社上班,媳妇负责后勤,我负责搬运加工饲草料。”村民于广成说。
“自己把牛养了不说,一天还有工作干,有工资……”一旁的工人也都跟着附和道。(记者:王 彤)
相关新闻
-
自治区党委将于17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精神
[2025-11-16] -
宁夏15家创新企业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
[2025-11-16] -
自治区宣讲团到自治区政协机关、检察院、财政厅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2025-11-16] -
六盘潮涌改革路 “小切口”撬动“大发展”
[2025-11-15] -
从“零星散养”到“规模致富” ——西吉县王民乡肉牛产业的“牛”路径
[2025-11-15] -
识县城的味道 ——隆德渝河从“臭气熏天”到“草木清香”的生态涅槃
[2025-11-15] -
清水润岸 绿锁沟壑 ——彭阳县“山水工程”重塑黄土高原生态
[2025-11-15] -
宁夏破解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癌症”生物防控难题
[2025-11-14] -
兜底民生稳幸福——“十四五”固原市社会保障事业交出温情答卷
[2025-11-13] -
宁夏微元素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获评2025年度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