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州区:“出户入园”为移民增收插上腾飞翅膀
深冬,一场大雪让固原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12月26日上午9时,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安和村村民马吉全用农用车载着搅拌好的草料,沿着水泥路,准时来到养殖场喂牛。按照统一养殖标准,马吉全配好饲料,早晚各喂一次,方便又省事。
“牛集中喂养后,人畜分离,家里没有了异味,生活舒适了许多。”马吉全笑着说。本月初,安和村建成占地100多亩的养殖场,村里凡是饲养肉牛超过10头的养殖户,全部将牛入园集中养殖。马吉全闻讯,第一时间将18头牛拉到养殖场,将家里的牛棚清理出来,用来贮存草料。

“原本院子就不大,加上建牛棚,修草料棚,让居住空间变得拥挤不堪,想多养几头牛都没有地方。现在,养殖场提供场地,困扰产业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马吉全说起“出户入园”这项惠民政策带来的好处,赞不绝口。
今年7月,安和村争取项目资金2500多万元,建设肉牛养殖场,搭建双列式标准化牛棚,配套草料贮存、消毒及粪污收集、贮存、资源化利用等设施设备。“根据‘出户入园’养殖要求,安和村、金轮村两个移民村已入园养殖560多头,计划明年肉牛入园饲养量达到1600头。”三营镇安和村党支部书记马金耀说。

原州区有移民村11个,肉牛养殖户1863户,饲养肉牛7794头,棚圈面积不足、饲养管理粗放、人居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破解生态移民村肉牛产业发展遇到的“瓶颈”,今年,原州区通过单独新建、村与村合建和租赁现有养殖场三种方式,引导移民村肉牛养殖“出户入园”。

同时,结合移民致富提升、乡村振兴和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在肉牛饲养基础较好、存栏量大的三营镇安和村、金轮村以及头营镇利民等移民村,整合涉农资金新建养殖场,配套规模化养殖场所需的基础设施,实行饲草统一调制、统一管理、集中饲喂。对于肉牛饲养基础较差、缺少建设用地的头营镇泉港村、圆德村、三岔村以及彭堡镇惠德村,由村委会牵头,与附近规模养殖场签订租赁协议,组织养殖户统一入场饲养。

截至目前,原州区建成“出户入园”养殖场4家,存栏肉牛1710头,预计比散养农户增收34.2万元,集中处理牛粪9000多吨。进入园区进行饲养的农户还享受产业帮扶到户政策,肉牛补栏每头牛补贴3000元,对于进入养殖场的养殖户,每头肉牛补贴1000元饲草料。
“肉牛养殖‘出村入园’实现养殖标准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科学集中无害化,将肉牛养殖小农户与产业发展大市场紧密衔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畜禽粪污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原州区乡村振兴局局长冯晓明说。
相关新闻
-
泾源首批50名乡村“CEO”学成归来:为“牛菌蜂”精打细算 给村集体谋划长远
[2025-10-28]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雨中抢出粒粒粮 固原市超七成秋粮已归仓
[2025-10-21] -
脱贫这些年丨“牛产业”托起群众好日子
[2025-10-15] -
上金村分金
[2025-09-26] -
一地多收 四季生金
[2025-09-25] -
蒿店古村落:修缮焕新颜 传承续文脉
[2025-09-25] -
早起赶固原丰收大集
[2025-09-22] -
甜了企业 富了农民——泾源县中蜂产业“酿”出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5-09-19] -
闽宁协作助宁夏泾源:小菌菇撑起大民生
[2025-09-17] -
“黄金叶” 托起乡村共富梦
[2025-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