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四五” 书写新画卷丨冷凉蔬菜全链升级的富民密码
地处宁夏南部的固原市,依托六盘山腹地的高海拔冷凉气候和显著昼夜温差,为蔬菜糖分和营养积累创造天然优势,将曾经的“冷资源”转化为富民强市的“热产业”。近年来,我市以“干净、优质、安全”为核心,推动冷凉蔬菜全产业链升级,不仅在国内市场赢得口碑,还走向国际,成为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品质筑基,标准化生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我市以标准化为抓手,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在源头把控上,突破传统品种局限,大力引进并示范200余个蔬菜优新品种,筛选推广美青西蓝花、中甘甘蓝等74个国产良种,每年遴选30个主导品种规模化种植。目前,原州区城郊蔬菜、西吉县高原芹菜、隆德县设施蔬菜、彭阳县越夏辣椒等特色片区共同筑牢“六盘山冷凉蔬菜”产业基底,全市蔬菜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1%。
在生产环节,我市制定芹菜、辣椒等作物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推广26项实用栽培技术,实施精量灌溉、“三零三减”等19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从集约化育苗到规模化基地管理,再到采收、分拣、包装,每一环节均有严格标准。配套建立的“投入品—生产记录—产品检测—包装标识—市场准入”管控机制,为蔬菜赋予“健康身份证”,保障其天然风味与安全品质。
为锁住蔬菜鲜度,我市建成57座冷库,总面积8.5万平方米,单次冷藏能力达7.2万吨。配合分拣包装车间形成的初加工链条,每年约120万吨鲜菜经预冷处理后外销,占全市总产量的60%,有效延长了货架期,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这一系列举措让固原冷凉蔬菜以“吃得放心、吃出本味”赢得市场信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直供基地,并荣获“中国冷凉蔬菜之乡”“中国芹菜之乡”等称号。
品牌赋能,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的跨越
品质为基,品牌为翼。我市高起点编制《“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规划》,构建“1+5+N”品牌体系,即以母品牌“六盘山冷凉蔬菜”为核心,联动5个地理标志产品及多个子品牌,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塑造“高品质、高品位、高品级”形象。目前,“六盘山冷凉蔬菜”已获评沿黄九省区品牌建设优秀案例,实现“优质优价”。
在品牌推广方面,我市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借助中阿博览会、全国农博会等平台展示产业优势,在北上广深等地举办农文旅推介活动,连续举办宁夏冷凉蔬菜节,吸引全国客商考察合作。随着“18℃的夏天”等符号频现主流媒体,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目前,已在各地设立21个外销窗口,订单销售额年均增长10%。
在市场拓展中,我市严守商誉,强化行业自律,引导企业诚信经营。无论市场如何波动,均严格履约,绝不坐地起价,营造“客商受尊重、交易零委屈”的环境。这份诚信换来客户持久信赖与回头率稳步提升。
品牌力量推动市场扩张。如今,固原冷凉蔬菜80%以上销往全国25个省市,部分产品获欧盟认证,出口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等国。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超5000万元,完成从“地方特产”到“国际商品”的升级。
产业富民,多元共赢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富民。我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构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多元共赢格局。
在规模经营方面,通过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和万亩露地基地,全市冷凉蔬菜规模化生产面积达15万亩,机械化水平提升至29.8%。以原州区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标志,规模效益逐年显现。
在联农带农方面,我市引进水发浩海、深圳百果园等龙头企业,培育300余家蔬菜合作社,推广“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创新“特色+经营”、联产单干等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户深度参与产业链并受益。目前,冷凉蔬菜产业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2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推进日光温室和拱棚新建改造,出台全链条扶持政策,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未来展望:迈向百亿级产业集群
“十四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为固原冷凉蔬菜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市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绿色兴菜、订单种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深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
通过抓实育苗种植、分拣包装、精深加工、保鲜贮藏、市场开拓、冷链物流等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打好“单品”突破战,并结合基地建设,实现“种出色彩、种出风景”的融合发展。
我市将构建一个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分销、配送于一体的现代化蔬菜产业体系,持续擦亮“六盘山冷凉蔬菜”区域公用品牌金字招牌,积极申报国家级宁南露地冷凉蔬菜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全国夏秋优质冷凉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到2030年,力争实现全市冷凉蔬菜种植面积52万亩、产量22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的宏伟目标。
固原冷凉蔬菜产业的全链升级,不仅奏响了富民强市的交响曲,更为西北地区冷凉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固原方案”。(记者:王建保 梁 园)
相关新闻
-
奋进“十四五” 书写新画卷丨冷凉蔬菜全链升级的富民密码
[2025-11-12] -
基层一线看发展丨药材是苦的,产业是甜的
[2025-11-12] -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原州区为残疾人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2025-11-12] -
我市成功养殖南美白对虾 开辟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11-11] -
宁夏行政复议打通便民惠企“快车道”
[2025-11-11] -
宁夏体育旅游季户外赛事带动3.42亿元文旅消费
[2025-11-11] -
与天争时与雨赛跑:原州区全力守好群众“粮袋子”
[2025-11-11] -
一张牛肉饼“窥见”一头牛
[2025-11-11] -
从“救命薯”到“黄金链”:一颗“金豆豆”的五年蝶变
[2025-11-11] -
央媒看固原丨“3.9万志愿者+745个典型+2057件实事” 彭阳精神文明建设交出“亮眼答卷”
[202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