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构建“护苗”全域 屏障:法治护航、文化润心
从法治副校长在校园里的生动宣讲,到社区志愿者递出的绿色书签;从图书馆精心打造的青少年阅读区,到执法人员对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的细致排查……在固原,“扫黄打非·护苗·绿书签行动”已融入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全域覆盖、协同发力的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作为“护苗”行动的司法中坚力量,市人民检察院将“护苗·绿书签”活动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度融合,聚焦涉未成年人监护、抚养、收养、继承、教育等关键领域,积极开展监护侵害、监护缺失等督促与支持起诉工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我们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绿书签’行动倡导的绿色阅读、文明上网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主任叶斓琳表示。截至目前,市人民检察院已选派105名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今年累计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4次,覆盖师生4800余人,用法律知识为青少年撑起“法治保护伞”。
10月20日,走进原州区北塬街道文化巷社区的儿童之家,墙面上贴满了社区组织青少年开展活动的精彩照片。“每年寒暑假,我们都会开设‘四点半课堂’,为辖区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化志愿服务,打造趣味剪纸、蛋雕、泥塑、特色书法、心理健康辅导等基础课程,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增添色彩。”社区党委书记高冠茹说。
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文化巷社区联动司法、妇联、团委等部门,构建起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未成年人保护联络网,实时掌握并更新未成年人群体基本信息。同时,依托社区宣传栏、微信群、党员居民代表会等渠道,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提升居民法律意识。社区创新开设了“七彩阳光公益活动”,自开展以来累计受益家庭2019户,受益儿童2489人。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读的《童年》,是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大家可以从书中感受主人公的成长历程……”在隆德县第一小学的阅览室里,六年级(4)班的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在老师的带领下沉浸式阅读经典书籍。
今年,隆德县第一小学阅览室新增优质书籍4572册,涵盖红色经典、科普读物、文学名著等多个类别,专门设置“绿书签推荐书架”,让孩子们更便捷地接触健康有益的读物。“学校始终以‘让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通过‘育德+护苗’双轮驱动,一体化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环境净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隆德县第一小学校长张旭东介绍。
图书馆、书店是青少年阅读的重要阵地,在“护苗”行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市图书馆结合教师节、纪念日、传统节日等特殊时间节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知识竞答、家庭教育系列讲座、艺术工作坊、诗词飞花令等活动,解锁了青少年阅读乐趣,营造了安全、健康、有益的阅读空间,有效推动了全民阅读风尚的形成。
在西吉县宝宝书店,执法人员仔细核查出版物资质、内容,严防有害读物流入市场。为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我市持续开展文化市场治理行动,不断加强线上线下双重监管。今年以来,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097人次,检查各类文化场所1052家次,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7万册。近三年,全市共办理护苗类“扫黄打非”案件34起,为未成年人成长构筑起清朗社会文化环境,2022年市新闻出版局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近年来,固原市以“守护成长、清朗环境”为目标,围绕“顶层设计、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综合治理、阅读引导”五大核心领域精准发力,建立固原市“扫黄打非”工作机制,构建了由宣传部门牵头,检察院、教体、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护苗”工作体系,定期会商研判全市文化市场、网络环境、校园周边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截至目前已发放各类宣传品1.5万余份、“绿书签”2万余份,为全市青少年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成长屏障,让每一位少年儿童都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记者:杨雅倩 罗占虎)
相关新闻
-
“宁货出山”广州签约1.5亿元 六盘山特色农产品挺进大湾区
[2025-10-24] -
我市开展2025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2025-10-24] -
固原构建“护苗”全域 屏障:法治护航、文化润心
[2025-10-24] -
我市六十余名残疾人运动员集训结业
[2025-10-23] -
我市多举措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2025-10-22] -
将光明留在人间 身躯献给医学
我市青年宣托弟捐赠眼角膜与遗体[2025-10-22] -
我市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启用
[2025-10-21] -
西海固的秋天
[2025-10-21] -
固原市第三届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落幕
[2025-10-20] -
固原市51家企业参展苏州第34届中国厨师节
[2025-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