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河添上生态“滤镜”
10月12日,记者来到原州区彭堡镇污水处理站旁的尾水湿地,菖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在微风中摇曳,连片的绿意扑面而来。“这里原来是片滩涂地,今年6月建成人工湿地后,污水处理站的尾水会先在这儿‘再净化’,达标后才排入冬至河。”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与科技科科长王应鹏蹲下身,指着湿地里清澈的水流介绍道。
王应鹏口中的冬至河,是清水河固原段下游的一级支流,全长43公里,流域总面积500平方公里。多年来,冬至河中下游因沿岸村庄密集、农事活动频繁,承受着沉重负担。河滨滩涂裸露,河道护岸缺失,主河道淤积严重,长期出现断流,对清水河生态基流贡献不足,被自治区列为“十四五”水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域。
2024年6月,市生态环境局以六盘山“山水工程”为契机,启动实施清水河支流冬至河流域(硝口村-冬至河大桥)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对原州区中河乡硝口村至彭堡镇冬至河大桥段人口密集区22.5公里展开系统修复。
“我们在治理工程的布局上,分为岸上的面源污染拦截、岸坡的生态护岸治理、岸下的河道清淤三大块内容。”王应鹏介绍。岸上,利用现有滩涂地及坑塘水面,通过节点式布设溪流湿地、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实施水生态修复,种植旱柳、河北杨、山杏等修复生态隔离带,减少水土流失,拦截面源污染;岸坡,用种植土格宾网箱堆砌,抗冲植生毯护面,进行生态绿化;岸下,河道清淤后播撒冰草、黑麦草等,构建河床防护系统,防止土壤冲蚀,保持岸上岸下贯通,生态径流通畅。
行走在原州区中河乡红崖村,河道两岸早已换了模样。曾经干涸、采砂坑散乱分布的河道,如今草木繁茂、空气清新,成了村民散步的生态廊道。据了解,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湿地修复13.64公顷,河道岸堤修复22.50公里,新造林72.50公顷,预计今年12月可全面竣工。
冬至河生态焕新,是六盘山“山水工程”生态修复成效的生动体现。2023年以来,我市申报和实施了六盘山“山水工程”项目,共谋划103个子项目,计划保护修复面积12.2万公顷。“目前,项目已开工101个,已完工42个,完成保护修复面积9.77万公顷,2025年底将全部实施。”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杨宏斌说。通过系统治理,六盘山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升,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协同发展,助力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记者:杨雅倩 宋昇)
相关新闻
-
冬至河添上生态“滤镜”
[2025-10-14] -
这里有华北豹出没!它可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25-09-12] -
固原:厚植“绿色家底” 释放生态福利
[2025-08-19] -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固原市护好山水逐梦“绿富美”
[2025-08-19] -
隆德县推广林药间作 盘活林地资源促增收
[2025-08-14] -
原州区3.5万亩中药材孕育增收新希望
[2025-08-01] -
“四个解答”折射固原生态之变
[2025-07-18] -
西鲜记滩羊基因赋能黄牛产业
[2025-07-11] -
“六盘山冷凉蔬菜”加速开拓国际市场
[2025-06-25] -
生态持续向好 六盘山云雾山再现“新”物种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