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兰的文学梦
身着制服时,她是严谨细致的市场监督管理工作者;手执笔杆时,她化身妙笔生花的文学创作者,她就是马志兰。
马志兰与文学的缘分,自童年起便悄然生根。从学生时代起,她习惯在闲暇时记录生活片段,那些或长或短的小段落,是她与世界对话的独特方式。在文字的世界里,她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天地,记录固原的风土人情,抒发对人生的感悟,生活被填得满满当当,内心也在持续地创作中逐渐变得丰盈而有力量。
最初,写作对于她而言,只是内心世界的自然流淌,只为忠实记录自己的真实情感与思绪。2016年,马志兰因工作调动从老家隆德县来到固原市区。面对陌生的环境与疏离的人际关系,孤独感开始如影随形,此时书籍与写作成为治愈她心灵的良药,也成为她真正走向文学创作的契机。文字像一双温柔的手,将她从异乡的迷茫中托起,让她在全新的天地里寻得精神归属。2017年马志兰加入固原市作协,2019年加入宁夏作协和宁夏诗歌学会。马志兰把对文学的热爱从随性消遣蜕变为系统创作,陆续写出《漠》《庸常生活》《小姑子们》《沿河而生》等散文和《恰似一场风花雪月》《迷途》《误埋》《失落大湖滩》等多篇小说。
不喜喧嚣的马志兰,将写作视为沉淀自我的“静时光”。每当伏案创作,她便以笔为刃,剖开生活表象,捕捉细微思绪、洞察人生感悟。那些伏案写作的时刻,让生活不再平淡,而是充满对世界、对自我的深度体验。在她笔下,基层工作的忙碌与坚守、市井生活的烟火与温度,都化作充满思考深度的文字,让平凡日常闪耀智慧光芒,让写作成为滋养她精神世界的沃土。
因为文学,马志兰结识了许多同频友人。“我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人际交往是我始终不太擅长的部分,但我没想到走在文学创作路上,还能交到很多朋友。”马志兰笑道。文学像一条无形的线,把散落在不同角落、同样热爱文字的灵魂串起。大家交流创作心得、分享阅读感悟,在彼此的文字世界里穿梭。马志兰的社交圈就这样因文学得到拓展,生活也因这些珍贵联结,增添了许多温暖与惊喜。
写作是马志兰平衡压力与收获快乐的支点,当工作的疲惫在文字中得以纾解,创作的喜悦便从笔尖自然生长。由于工作性质原因,马志兰白天几乎没有时间看书写作,这么多年来,她坚持在业余时间读书,尤其喜欢看历史题材和文学题材的书籍,渐渐地养成了乘车途中看电子书,晚上听书入睡的习惯。“我喜欢听别人讲故事,觉得有可塑性的故事就写成小说。平时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容易对别人的生活产生共情,我的写作素材多来自此。”马志兰说。
多年来,她的小说、散文作品陆续见诸《清明》《朔方》《六盘山》《北方作家》《中国市场监管报》等20余家报刊。从记录固原风土人情,到抒发人生感悟,她以文字为镜,映照内心成长,也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愈发丰盈深邃。
马志兰曾说,写作是她孤独时的寄托、平凡生活的亮色,更是她探索自我,连接世界的桥梁。马志兰的文字故事还在继续,期待未来她能用文字挖掘出更多的人生宝藏。(记者:惠琳玉)
相关新闻
-
书香为伴 | 重生
[2025-10-10] -
讲述 | 海子峡
[2025-10-10] -
马志兰的文学梦
[2025-10-10] -
宁夏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开展科技服务公益活动
[2025-09-28] -
固原选手荣获全国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三等奖
[2025-09-26] -
固原博物馆七年打造56期研学品牌活动 惠及师生上万人次
[2025-09-24] -
书香为伴丨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
[2025-09-12] -
“有高原无高峰”之题如何破? 宁夏文学界“达人”西海固文学座谈会上对话
[2025-09-06] -
永不褪色的红色信仰
[2025-09-05] -
口弦 | 九三阅兵感怀(词两首)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