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润甘井
9月14日,西吉县新营乡甘井村的150栋温室大棚在黄土高原上熠熠生辉。汩汩黄河水沿着渠系流进田间,滋养着棚内饱满的蘑菇、鲜红的普罗旺斯西红柿和翠绿的辣椒。村民穿梭其间,采摘、分拣、装车,每一个环节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黄河水来了,我们的好日子也来了!”甘井村党支部书记牛耕苑看着满载蔬菜的货车发出感慨。固海扩灌扬水更新改造西吉供水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这个曾经依赖碱性坝水灌溉的村庄。如今,甘甜的黄河水不仅浇灌出更优质的农产品,更浇灌出村民致富的新希望。
这股“幸福水”改善了种植条件,让村民心里踏实多了。150栋大棚作为村集体资产,通过创新的“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村集体统一将大棚出租给市场主体经营,既盘活了集体资产,又吸纳了本地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实现固定用工50余人,覆盖采收、分拣、日常管护等多个岗位,人均月收入超过3500元,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走进蘑菇大棚,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一朵朵肥硕饱满的蘑菇悄然探出菌床,棚内浸润着浓郁的菌香与泥土气息,村民俯身轻捻,将鲜菇稳妥放入筐中。宁夏闽荣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曾晓武说:“公司今年租的150栋大棚主要种植平菇、榆黄菇、香菇、木耳等,现在每天能采30吨菌菇,主要销往江浙沪地区。”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市场化水平,甘井村配套建设了700吨冷库和烘干车间。蘑菇采摘后迅速进入预冷环节,再通过冷链专车直达上海、杭州等地。福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与销售渠道,宁夏团队负责基地日常管理,形成了一条高效协同的产业链。同时,中国商飞的帮扶和闽宁协作机制,让西吉县优质农产品得以深度融入全国大市场,实现了“棚里产”与“市场销”的高效衔接。
在西红柿大棚里,普罗旺斯西红柿如红宝石般垂挂藤间,与翠绿的辣椒相映成趣。西吉县众益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芳成左手托住一颗拳头大的西红柿,右手捏住果蒂轻轻一掰,清脆的断裂声伴着晶莹的汁水,是最好的品质证明。“用了黄河水,产量增加了20%,品质也更好了。现在都是订单式种植,产品直供上海超市,不愁销路。”杨芳成深有感触地说。
黄河水的引入,滋润了甘井村的农田。夕阳西下,又一批满载优质农产品的冷链车缓缓驶出村庄。黄河水在静静地流淌,滋润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也见证着甘井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美丽蜕变。(记者:梁园)
相关新闻
-
“双奖”苹果的增收密码
[2025-11-08] -
彭阳一小教育集团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2025-11-08] -
原州区专项行动“亮剑”执行难
[2025-11-08] -
隆德县第六届科技节点亮少年科学梦
[2025-11-07] -
原州区十小210名师生开展校外研学实践
[2025-11-07] -
原州区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演练
[2025-11-07] -
绿染西吉:从“不宜人居” 到“塞上江南”的生态诗行
[2025-11-07] -
“苦药材”造就富民“甜产业” ——隆德县30万亩中药材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亿元
[2025-11-06] -
旱地梯田里的产业新图景
[2025-11-05] -
从“卖肉牛”到“卖牛肉”——西吉肉牛产业的“链”式突围
[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