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办证“一次也不用跑” 隆德县开展上门残疾鉴定服务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由于我卧床行动不便,如果要去县医院做鉴定,我都不敢想象。现在医生上门来服务,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日前,隆德县温堡乡前进村村民张秀琴拉着县残联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这是隆德县开展上门残疾鉴定服务中的一个暖心场景。
为解决行动不便残疾人"鉴定难、办证难"的问题,今年以来,隆德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开展上门残疾鉴定服务,让残疾人在家就能完成鉴定全流程,真正实现"一次也不用跑"。截至目前,已累计为515名疑似残疾人提供上门鉴定服务,惠及全县13个乡(镇)的残疾人家庭。
为确保服务精准到位,隆德县残联提前数月组织乡镇和村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未持证但确有残疾鉴定需求的人群进行全面摸排。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详细记录残疾人的住址、身体状况和联系方式,累计建立服务档案200余份。根据摸排结果,隆德县残联制定了周密的上门服务计划,确保服务全覆盖、无遗漏。
在服务开展过程中,隆德县残联协调隆德县人民医院和固原市精神康复医院的专家组成两个专业鉴定小组,分别负责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鉴定工作。医疗专家通过现场检查、询问病史、功能评估等方式,为疑似残疾人进行专业鉴定。工作人员还现场发放惠残政策手册,详细讲解两项补贴、康复服务、辅助器具适配等残疾证办理流程和各项扶助政策,帮助残疾人家庭最大化享受政策红利。
据统计,此次集中上门服务活动,共为全县88名肢体残疾者和22名精神、智力残疾人完成了专业鉴定。一些常年卧床、出行困难的残疾人因此得以顺利办理残疾证,享受相关补贴政策和康复服务。"这次上门服务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往返县城的车费、住宿费,更重要的是避免了护送病人途中的风险和劳累。"城关镇竹林村村民张发碧说。
隆德县残联理事长马彦斌表示,下一步将建立上门服务长效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上门鉴定服务,同时扩大服务范围,将康复指导、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也纳入上门内容。此外,还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乡(镇)残联专职委员和村(社区)干部,把惠残政策送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切实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记者:陈佳文)
相关新闻
-
金秋苹果香 产销两旺促增收
[2025-09-19]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一头牛“裂变”出一条产业链 泾源“黄金产业”带动万户增收
[2025-09-18] -
隆德县司法局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2025-09-18] -
修旧如旧,建新如故!隆德县传统村落留住“根”,非遗文化注入新活力
[2025-09-18] -
泾源县144户农户喜收“阳光红利”
[2025-09-18] -
隆德县定制产业帮扶方案助农增收
[2025-09-17] -
彭阳县精准施策破解农村基建难题
[2025-09-1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 | 彭阳县探索“特殊学校+康复中心+送教上门”模式 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98.1%
[2025-09-17] -
宁夏隆德:重点文旅项目加速推进 绘就生态康养新图景
[2025-09-17] -
辣椒串起产业链
[202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