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给农村水管装上“智慧心” “四化”机制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精准管控
一条供水管道突发破裂,导致固原市隆德县张程乡6533人用水告急。从接到村民电话到恢复供水,用时不到5个小时。“家里的晚饭一点没耽误。”10月29日,张程乡张程村村民马富虎说。
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发生在杨河乡。10月16日,杨河乡二组的一条管道因施工导致不慎破裂。12时46分,村组长打来求助电话;13时10分,3名维修人员已抵达现场;13时30分,就近调派的挖掘机与抢修人员同步到位;17时20分,管道修复,供水全面恢复。高效协同的背后是隆德县“县政府主管+水务行业监管+供水企业统管”的规范化县域统管模式在发挥作用。

抢修现场。
“抢修快,源于调度准和响应快。”隆德县水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效的调度精准地映射在“互联网+城乡供水”系统打造的智慧“一张图”上。平台连接的169套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实时感知管网状况,如同“全身动态心电图”,而7支24小时待命的专业抢修队则确保了“系统指哪,我们打哪”的快速反应能力。

隆德县“互联网+城乡供水”管理服务平台。
精准化服务同样体现在细微处。10月底的隆德县昼夜温差已十分明显。奠安乡张田村的马小凤收到了水务公司发送的防冻提醒。“以前靠猜,现在它比你还先知道天冷。”她正按照提醒,给院外的水管包裹上旧棉衣。她口中的“它”,正是隆德县智慧供水平台,其背后的支撑,是隆德县建立的“规范化、高效化、智能化、精准化”“四化”管理机制:线上,平台负责实时监测;线下,公司坚持每月“逐村、逐组、逐户”摸排,二者结合,确保了服务能够精准送到每家每户。
“四化”机制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千家万户用水体验的提升上。温堡乡杨坡村村民王建国笑着拧开自家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喷涌而出:“以前水龙头偶尔断水,现在24小时有水,缴费查量还能在手机上完成。过去冬天水管常冻裂,得去村口拉水,如今管网改造后再没出现过问题。”
目前,隆德县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入户率(脱贫户全覆盖)和供水保证率已分别达到100%、99.96%和96%以上。这背后,是当地构建的县域统管模式与系列规章奠定的规范化基础。“这一切的努力,最终都要服务于让群众用水无忧。”隆德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
隆德县给农村水管装上“智慧心” “四化”机制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精准管控
[2025-10-30] -
动员志愿者2000余人次 服务时长超1.3万小时 彭阳县持续擦亮“小红杏”志愿服务品牌
[2025-10-30] -
原州区文联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
[2025-10-29] -
专项整治护航“夕阳红” 原州区“幸福养老圈”让“老有所养”升级
[2025-10-28] -
泾源县举办“体教融合杯”篮球运动会
[2025-10-28] -
光伏进农家、储能建基地!宁夏能源转型探出多路径
[2025-10-25] -
隆德县“四化”机制筑牢农村供水防线
[2025-10-25] -
泾源消防开展校园消防安全检查
[2025-10-25] -
用一年时光,赴一场山海之约 ——厦大研支团隆德分队的青春答卷
[2025-10-24] -
西吉县党家岔湿地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
[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