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社火映山河 文化交融铸同心
2025年的春节,因“春节”申遗成功而显得格外厚重。正月十五元宵节,固原这座古城,一场以“相约六盘山 欢乐过大年”为主题的全国社火大赛,将传统年俗的“文化密码”转化为一场跨越南北、联结古今的盛大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18支社火队伍同台竞技,安塞腰鼓的豪迈、英歌舞的飒爽、“板凳龙”的灵动、春官诗的激情,在六盘山下交织成一幅“可触、可感、可传承”的文化长卷。

社火,这一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的民俗活动,历经千年演变,早已超越地域与民族的界限,成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象征。在此次全国社火大赛的舞台上,西北的粗犷与南方的婉约、游牧文明的奔放与农耕文明的细腻,以一种极具张力的方式碰撞交融。陕西安塞腰鼓的激情奔放、宁夏隆德高台马社火的古朴庄重、广东潮汕英歌舞的刚劲激昂、福建“板凳龙”的祈福寓意,虽形式各异,却共享着“驱邪纳福、天人和谐”的文化内核。当身着各民族服饰的表演者在同一片土地上踏歌起舞,当来自天南海北的观众为不同风格的社火齐声喝彩,一种超越地理界限的认同感油然而生。固原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上便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枢纽,今天的社火盛会恰是对这一传统的创造性延续。

福建“板凳龙”在六盘山下的舞动,成为本届社火大赛独具象征意义的场景之一。这支来自闽东的社火队伍,既是参赛者,更是闽宁协作29年历程的文化见证者。自1996年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以来,两省区从最初的产业扶贫、劳务协作,逐步走向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此次福建非遗项目主动“北上”参赛,为深化闽宁协作注入了新的内生动力。

对于西北人民来说,耍社火,是过年的一件大事,世代承袭的习俗在今天再次苏醒。在本届社火大赛的竞技场上,社火队伍将传统剧目《柳毅传书》以年轻人喜爱的“慢摇”形式展现;春官词表演者将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时代主题融入即兴唱词,用古老的“说春”形式讲述新农村故事;广东英歌舞团队创新性地将街舞元素融入传统傩舞步法;许多现场的观众如今也都通过手机直播的方式将社火展演传播得更广。这些变化揭示了一个重要规律: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既在于对文化基因的坚守,更在于与当代生活的创造性对接。

正如春节申遗成功所昭示的,当传统文化以更具包容性、时代性的方式打开,便能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让千年文脉在时代的土壤中生生不息。(记者:安 磊)
相关新闻
-
“墨韵清风·扇解清凉”——宁夏首届扇面绘画艺术展在我市开展
[2025-10-30] -
2025年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巡讲活动走进固原
[2025-10-30] -
告别“悬心”岁月 喜迁“安心”新居
[2025-10-30] -
原州区举行2025年干部荣誉退休暨新录用干部入职仪式
[2025-10-30] -
我市各县区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30] -
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成效提升推进会在固原市召开
[2025-10-29] -
幸福养老绘就最美夕阳红
[2025-10-29] -
我市举办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指导员培训班
[2025-10-29] -
自治区妇联家庭建设指导服务项目在我市启动
[2025-10-29] -
市政协党组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