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37年,千里寻亲终团圆
4月5日,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一家兄妹俩和亲戚在村口翘首以盼。对于这家人来说,今天是非同寻常的一天——走失37年的亲人要回家了。
这场寻亲故事要从今年3月说起,“宝贝回家”民间志愿者寻子公益网站收到一条来自山东省菏泽市李画英的求助信息,希望公益组织帮助其母亲找寻亲人。
李画英告诉志愿者,母亲冶银芳1968年出生,1985年去河南省相亲,相亲不顺,就在当地打工谋生。1987年,因母亲不熟悉当地情况,在一次赶集中走失,一路辗转来到山东省,遇到了父亲。日子久了,两人心意相通结为夫妻。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浓浓的乡愁叠加着对亲人无尽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母亲的心中牵绕。父亲有心帮助母亲寻亲,但由于时间久远,辗转多地,又不识字,想找到家人如同大海捞针。
李画英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生机,也为冶银芳“寻根”带来了希望。长大后的李画英得知母亲不是山东本地人,决定帮助母亲寻亲。
几十年的岁月蹉跎,冶银芳记忆里缺失了很多关于家人的信息。只记得离开时的家在“永红大队”,她家距离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不远,还记得家乡盛产土豆、本人是回族、女性成家后会穿戴特定服饰等。李画英根据母亲记忆中这些不确定的信息,在“宝贝回家”网站上填报了寻亲信息。
接到求助信息,“宝贝回家”甘肃志愿者联系了李画英,并让其母亲冶银芳录制了一段视频。视频在甘肃志愿群传播、分析后,志愿者都说不像自己本市县的口音。之后,甘肃志愿者联系了宁夏志愿者汤伟欣。汤伟欣根据视频口音、饮食习惯等,含糊定位在固原市泾源县。因为冶银芳说话乡音浓,很多字都是音译,便以“冶”“叶”等姓氏搜索,冶家村引起了汤伟欣的注意。在搜索中,汤伟欣还发现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在2020年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便发动其他志愿者在抖音平台上冶家村各家民宿账号后台私信留言,仅有一家回复了信息。无巧不成书,回复留言的正是寻亲人冶银芳的侄子。
“宝贝回家”宁夏志愿者看到了希望,冶银芳的侄子随后提供了冶银芳弟弟的信息。双方通过发送图片对比人像、核对信息确定后,志愿者组织为冶银芳购买了到甘肃省平凉市的火车票。随后宁夏志愿者开车护送冶银芳回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4月5日,在两省志愿者的帮助下,冶银芳回到了阔别三十余载的家中。虽然父母已经不在,但是哥哥、姐姐和其他亲人一直期盼她能回家。
重逢时刻,冶银芳紧紧拥抱着亲人,失联37年的遗憾与久别重逢的感动都在这一刻化作无尽的泪水,此刻终于团圆。(见习记者:王文莱 记者:闫蓓)
相关新闻
-
自治区自然灾害事件卫生应急演练在新和村举行
[2025-05-13] -
一等奖10万元!2025年宁夏大学生等青年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正式启动
[2025-05-13] -
海报 | 17年了!这些防灾减灾知识始终要牢记!
[2025-05-12] -
我市将推出“五堂精品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5-05-10] -
多部门联动开展地震及次生灾害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2025-05-10] -
我市家政服务业年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2025-05-10] -
我市着力打造全国马铃薯“三大基地”
[2025-05-07] -
从产地到餐桌
[2025-05-07] -
“五一”假期我市开展多类促销活动30余场点燃消费热潮
[2025-05-07] -
市市场监管局原州区分局开展“民用三表”集中整治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