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屋”涵养乡风“大文明”
打理完牛棚,泾源县兴盛乡新旗村村民于春发便来到村里的农家书屋,为读三年级的孙子挑选写作方面的书籍。“书屋里书多,什么书都有,大人娃娃都用得上。”于春发是村里的养殖大户,不仅自己养殖30多头肉牛,还带动其他村民养殖。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很多养殖技能都是从这书屋里学来的。
在新旗村农家书屋,1500多册文学、医学、科技、实用技术等图书摆满书架,前来阅览的村民、学生不断。“这几年,书屋环境好了,不仅书多了,更大的变化就是群众阅读的积极性更高了。”书屋的管理员于彩红说。于彩红曾是一名民办教师,2018年来到新旗村担任团支部书记,后兼任书屋的管理员。
为最大限度发挥农家书屋这一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作用,于彩红将书屋与村里的文化活动室结合起来。“理论宣讲课堂、种养殖技术课堂、学生的4点半课堂、暑期孩子们的‘充电站’、读书活动举办地……”小小书屋变身为不同的“角色”,成为群众身边的“文化粮仓”。
农家书屋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也是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石”。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把建设农家书屋作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管理,不断推动书屋由基础型向提升型转变。目前,全市有农家书屋805家,藏书157.15万册,所有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几天前,带着村里孩子们的书单,于彩红来到县上的农家书屋补充出版物百姓“线上点单”培训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百姓“点单”、政府“买单”的服务模式,“线上点单”将点单权下放到每个农家书屋。今年,每个农家书屋按照2525元的标准选书。“可以选择图书70-80本左右,孩子们需要的《朱自清散文集》《少年英雄王二小》等书籍都选上了。”于彩红说。
“我们将认真总结‘百姓点单’服务模式的工作经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秀出版物。”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今后,还将依托图书馆、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等阵地,拓展农家书屋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创新农家书屋宣传内容,使农家书屋成为引领文明乡风、培养新型农民、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记者:芦淑颖)
相关新闻
-
破发展之羁 纾民生之困——记市政协委员马金瑞
[2025-07-01] -
市县政协开展“百人百家关爱”暨庆“七一”感恩党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1] -
宁夏青年医师健康科普作品大赛决赛在我市举办
[2025-07-01]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2025-06-30] -
宁国运盐池92万千瓦光伏复合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5-06-30] -
固原市举办“大美固原 乐在夕阳”文艺汇演 老年大学学员展风采亮绝活
[2025-06-28] -
从他们的固原行中看见了什么
[2025-06-28] -
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
[2025-06-28]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工作
[2025-06-28] -
2025年固原市农村创业创新创意项目大赛今日开赛
[202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