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平安之基 守百姓幸福
平安建设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近年来,市委政法委切实履行职能,围绕目标任务,补齐短板弱项,整合资源力量,不断健全共建共治共享体系,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社会大局长期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不断提升。2021年,在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感随机抽样调查中,我市群众安全感位居前列。
这份和谐稳定,离不开“主心骨”的引领。长期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平安建设“千条线”,着力构建纵向到底的组织链条和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平安建设全过程各环节,为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固原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平安固原建设协调小组,制定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一组作战图、一根引领针、一套组合拳、一张积分卡、一列预警表“五个一”路径,深化平安建设,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围绕布局优化好、阵地建设好、作用发挥好、统筹结合好“四好”目标,加强社区治理,筑牢基层治理根基。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创新推进“交所合一”警务改革、“515”“一包四化”等机制,有效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果。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命案防控、打击电信诈骗等系列专项行动。
平安建设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为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畅通矛盾化解“最后一公里”,我市聚焦乡镇(街道)基层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认真总结,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基层治理体系逐步健全、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近日,西吉县马建乡派出所摸排到村民马某仓和马某明因土地分配问题产生矛盾纠纷3年未解决,随即依托“心连心”警务室机制,协调乡政府及司法所、乡综治中心等部门,认真听取了双方意见,梳理争议焦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人情、讲政策、讲法律,最终解决了矛盾纠纷,双方握手言和。
这是深入推进“1+1+3”工作机制落实的一个缩影。今年,市委政法委牵头提出“一个功能型党支部+一个综治中心+‘问题、责任、考核’三个清单”的基层治理“1+1+3”工作机制,在各乡镇积极推行,真正实现了全过程办理、全链条化解,切实将矛盾隐患消除在基层一线、防范到风险最前沿。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固原,群众既是最大受益者,又是重要的参与者与建设者。我市精准施策,创新建立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以政府政策引领、社会全面参与、农民自治管理为抓手,以基层群众治理实践活动为载体,科学设立积分卡,细化积分管理,建设爱心超市,规范物资兑换,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被中央农办作为8个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推广。
一个个打击犯罪的专项行动铺开,一项项改革创新举措落地,一张张基层基础防护网织就,平安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实习生:杨雅倩 记者 闫蓓)
相关新闻
-
“丝路电商”合作创新发展大会开幕
[2025-08-28] -
相知无远近 潮起满目新——写在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之际
[2025-08-28] -
我市“阳光安置”升级:30名退役士兵踏上新岗位
[2025-08-28] -
我市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2025-08-28] -
50名学员在一线参加高素质农民肉牛养殖培训
[2025-08-27] -
我市打好精深加工组合拳助推肉牛产业升级
[2025-08-27] -
方寸地标注城市“温暖坐标”
[2025-08-27] -
从西北到北上广:固原农文旅的“破圈”之旅
[2025-08-27] -
闽宁情长三十载 共绘协作新未来——闽宁 协作30周年“金点子”征集活动火热开启!
[2025-08-27] -
自治区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在固开展
[2025-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