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加钱才开空调,合理吗?
近期,关于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空调之争”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据报道,北京一名乘客乘坐网约车时要求开空调,司机以打车费单价太便宜、成本太高为由拒绝了乘客的要求,随后又以影响心情为由,将车停在了路边并拒载该名乘客;还有乘客晒出乘坐网约车的照片,一些司机直接在乘客座椅前贴上收费通知单,要求“开空调加收10元现金”,还附上了单独的收款二维码。
针对乘客提出开空调的诉求,司机拒载、临时加钱的做法当然不可取,但“空调之争”同样也反映了网约车司机的尴尬现状。伴随天气炎热、油价上涨,网约车司机运营成本提高,利润减少。据报道,有司机表示,与不开空调相比,一辆燃油车开空调“一个月下来多花近2000元”;而电动网约车开空调会严重影响其续航时间,“充电的次数从原来的一天一次变成了一天两次”,影响接单效率从而造成收入损失。
其实,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空调之争”并非新话题,不过今年由于极端高温天气叠加油价不断上涨,这一矛盾似乎更为突出。表面上看,开不开空调不过是要不要打开空调开关、风力该开多大的事,但实际上,却是烈日高温下、狭小的车内空间里,司机对经济成本的考量与乘客个性化服务需求的冲突,是司乘双方经济利益与个人权益的权衡与分配。
新华社 发
对比乘坐公共交通,网约车显然被给予了提供更优质服务的期望。乘客作为消费者,原则上,“想开空调”的要求不应当被漠视。但这种原则上的权利,仍需放到现实的框架下审视。当提供服务的成本过高,那这种“漠视”可能无法避免。在司乘的“空调之争”里,高温下开空调产生的油费就是成本,如果忽视这个成本,强制司机开空调,对司机群体也难言公平。
而且,在并非完全买家市场的网约车市场中,强制司机开空调可能会影响他们接单的积极性。试想,司机“接单猛于虎,到手两块五”,当既得利益无法覆盖出车的各项成本,势必影响他们的出车频率和积极程度,最终可能造成乘客的“打车难”,不便还是由乘客买单。
2021年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4.53亿,市场规模已达3581亿元。网约车借助于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带来了网约车市场的繁荣。公众选择网约车的理由,抑或说对其基本的诉求无非是——送达便捷安全、服务舒心到位、收费透明合理。
从市场规律看,所谓的“空调之争”,无论是强制司机承担多余成本,还是限制乘客“空调自由”,都是不现实的。与其争论不休,倒不如明码标价,将成本标准予以明示,给消费者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平台可以像按照车型不同、定价不同一样,将空调要求、费用清晰列出,乘客按需选择等等。
图源:经济观察报
网约车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在管理和实践中,势必会面临各种问题,如何平衡好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回应关切,维持市场健康长远发展,仍需要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和规范。
相关新闻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 -
杨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固原市举办
[2025-08-18] -
宁夏百名师生在固原开展 “石榴籽” 研学实践活动
[2025-08-18] -
宁夏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有望破茧升级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