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已对鼠疫涉疫区域人员分类管控,防控鼠疫“三不三报”制度要牢记
7月19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确诊一例鼠疫(腺鼠疫)病例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这次流行的鼠疫是怎么发生的?7月20日,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
据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通报表示,鼠疫确诊患者刘某某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牧场一位牧民,7月12日9时左右,患者自觉发热、乏力、意识不清、水样便腹泻,自内蒙古返回银川,就诊于银川市第三人民医院,7月13日11时左右,就诊于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7月14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7月19日诊断为疑似鼠疫病例,当日确诊为鼠疫病例。
初步判断,该患者是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被感染。
自治区疾控中心鼠疫预防控制科科长张涛表示,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原发于鼠疫自然疫源地的野生啮齿类动物之间,黄鼠、沙鼠、旱獭及其体表寄生蚤等是鼠疫的主要传染源。
人感染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通过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引起腺鼠疫;人剥食染疫旱獭或其他染疫动物而感染,常引起腺鼠疫或肺鼠疫;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密切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含鼠疫菌的空气飞沫而感染肺鼠疫。
张涛说,鼠疫潜伏期一般为1至6天,个别病例可达8至9天。人感染鼠疫菌以后,临床主要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型鼠疫等类型。其中腺鼠疫最为常见,除高热及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的肿大,如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治愈率高。一旦被耽搁,极易继发败血症鼠疫。
预防鼠疫要严格落实鼠疫“三报三不”制度:
“三报”:发现病(死)鼠和其他病(死)动物要报告;发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应立即报告;发现原因不明的突然死亡病人应立即报告。
“三不”: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鼠和兔及其他病(死)动物;不在鼠洞周围坐卧休息及露营,以防跳蚤叮咬;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或护理。
据张涛介绍,当前,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启动四级应急响应,相关地区和单位已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全面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对涉疫区域和人员采取了严格的分类管控措施,各项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相关新闻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 -
杨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固原市举办
[2025-08-18] -
宁夏百名师生在固原开展 “石榴籽” 研学实践活动
[2025-08-18] -
宁夏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有望破茧升级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