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控虫害为苜蓿生长撑起绿色“保护伞”
7月19日一大早,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魏淑花博士便和其团队成员从银川出发,直奔彭阳县荣发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孟塬乡白杨庄村南部山区旱地苜蓿基地,对其前期春季进行的苜蓿害虫土壤生物防治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内的苜蓿蓟马、蚜虫的发生程度进行调查。
调查中发现,试验区苜蓿生长健康、茂盛,而对照区已被苜蓿蓟马严重危害。“我们团队今年在旱地苜蓿返青时,将两种生物药剂结合春季施肥进行土壤处理,第一茬苜蓿蓟马和苜蓿斑蚜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5.79%和72.86%、51.70%和65.86%,第二茬苜蓿蓟马的防治效果保持在65.59%和55.40%防治水平上,对苜蓿蓟马的防治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魏淑花开心地说。
她向记者介绍,长期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究所草地植保创新团队,长期以来针对我区南部山区旱地苜蓿害虫发生严重,而因山大沟深、运水不便导致施药困难的瓶颈,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和以减少化学农药投入为目标,在系统开展苜蓿草田昆虫多样性监测和昆虫-天敌种群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苜蓿害虫土壤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今年在彭阳县旱地苜蓿试验示范500亩,一茬苜蓿干草亩产量达到400公斤,品质从二等草提高到优等草,提高了两个等级,每吨干草价格上涨600元,每亩增加收入285元,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我们团队将进一步进行技术的优化和集成,有效解决南部山区旱地苜蓿病虫害防控困难的瓶颈、保护生态环境,有力支撑优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魏淑花如是说。
相关新闻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 -
杨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固原市举办
[2025-08-18] -
宁夏百名师生在固原开展 “石榴籽” 研学实践活动
[2025-08-18] -
宁夏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有望破茧升级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