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弹弹!一些网络广告怎么成了“牛皮癣”?
有的没有关闭标志或需等倒计时结束才能关闭,有的需多次点击才能关闭,还有的关闭后继续弹出……《工人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大量弹窗广告在消费者上网时频频跳出、难以关闭,成了网络“牛皮癣”,不仅扰乱互联网市场秩序,还存在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情形。
广告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利用互联网发布、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2016年9月1日开始施行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也规定,在互联网页面以弹出等形式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以欺骗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内容。
然而,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5月30日发布的《2022年度互联网弹窗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调查报告》显示,近8成受访者经常遇到弹窗信息,受访者反映的主要问题是弹窗广告关闭难,具体表现为没有关闭标识、关闭标志不清晰、不显著、需要等倒计时结束才能关闭、出现多个关闭按钮、需多次点击才能关闭等。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进行的体验式调查也发现,芒果TV、MM应用商场等APP弹窗信息以领取优惠、中奖等信息来诱导消费者点击,涉嫌对用户进行欺骗、误导;360导航网站的弹窗信息在选择7天内不再显示后,过数分钟打开仍然显示;百图秀电脑软件同时弹出多个弹窗信息;快资讯网站关闭单个弹窗须两次以上点击;新浪网网站在同一页面过程中关闭弹窗后继续弹出;MM应用商场和2345浏览器APP的商业推广弹窗信息没有标明“广告”标识。
对此,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并实施《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为监管提供更加明确的标准和依据,确保监管更加有为有力有效。同时,互联网弹窗广告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伴生物,信息量巨大且无处不在,单靠人工手段无法对海量的内容进行监管。因此,有关部门善用互联网本身的技术力量,建立完善集自动监测、自动分析、自动取证等技术的互联网弹窗信息智能监测平台,是有效监督的必要手段。
此外,该负责人还建议,加强协同监管,推动社会共管共治,特别要发挥好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作用。消费者作为互联网的直接接触者,是最好的“吹哨人”,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畅通便捷的投诉举报渠道,方便消费者反映问题,参与监管治理。
相关新闻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 -
杨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固原市举办
[2025-08-18] -
宁夏百名师生在固原开展 “石榴籽” 研学实践活动
[2025-08-18] -
宁夏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有望破茧升级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