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面对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依法防控,离不开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当前,我国已经构建起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疫苗管理法等在内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为核酸检测、开展流调、信息发布乃至维护市场稳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我国积极推动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增强法律的现实针对性。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全民守法是依法防控的重要一环。当前,一些违反法律法规,不配合甚至破坏防疫的行为时有发生,妨碍着疫情防控大局。极少数确诊病例故意隐瞒行程轨迹和接触史,造成疫情传播扩散;一些营业场所未执行体温检测、扫码登记、环境消杀等规定,造成聚集性感染;个别网民传播散布涉疫不实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对此,需要筑牢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知法才会守法。提升人民群众的相关法律知识储备,是依法防控的一个重要课题。各地区各部门需要将涉疫法治宣传与日常防疫工作相结合,加强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引导公众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防控举措,依法履行各项法律义务。一方面,积极创新手段,做好疫情防控中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将警示教育作为普法的重要内容。比如,在加大对各类妨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的同时,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布涉疫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起到警示犯罪、教育引导的作用。
懂法更要用法。疫情防控期间,需要更好发挥法治的指引作用,让群众知悉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对每个人来说,面对疫情,积极学习、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配合和支持防疫工作,既有助于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与合法权益,也能为疫情防控增添力量。要积极主动学习涉疫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做到知法懂法,自觉守法用法护法。
疫情防控事关亿万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全民行动。全社会共同营造尊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才能筑牢法治堤坝,凝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相关新闻
-
固原冷凉蔬菜会在广州“烹”出怎样的火花?不妨来这场“山海对话”中寻找答案
[2025-08-20] -
宁夏进出口连续三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2025-08-20] -
引进国外优质瓜菜、牧草品种20多个技术输出覆盖非洲、西亚、中亚等地区
宁夏农业“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发力成果丰硕[2025-08-20] -
云雾山330千伏线路工程完成跨越宝中铁路施工
[2025-08-20] -
宁夏“水故事”将亮相中阿博览会 为全球水治理贡献“宁夏方案”
[2025-08-20] -
新增学位9182个!宁夏老年大学开始招生,AI应用等12个新专业将亮相
[2025-08-19] -
我市近280万亩秋粮作物长势喜人
[2025-08-19] -
杨春华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固原市举办
[2025-08-18] -
宁夏百名师生在固原开展 “石榴籽” 研学实践活动
[2025-08-18] -
宁夏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有望破茧升级
[2025-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