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容融”即将上岗,北京冬残奥会转换工作有序进行
继“冰墩墩”大火之后,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线。随着北京冬奥会闭幕和北京冬残奥会临近,各项转换工作有序进行,营造出迎接冬残奥会的浓厚氛围。
走进主媒体中心,从景观标识到班车站牌都焕然一新。主媒体中心外的30面景观旗、新闻发布厅背景板等装饰,都转换为北京冬残奥会会徽等形象元素,低位手部消毒机和无障碍座席随处可见。主媒体中心也是赛时的重要交通枢纽,经过3个多小时转换,12条冬残奥会线路全部投入使用。
“转换工作千头万绪,我们一方面要协助多家媒体完成移出工作,另一方面要进行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改造。”主媒体中心场馆主任助理黄辉介绍,目前各国(地区)残奥委会办公空间转换工作已经完成,全部改造工作将在2月27日完成。
作为冬残奥会冰球比赛的赛场,国家体育馆各项转换工作基本就绪。除了标识更换、景观布置、道具回收等工作,场馆运行团队在场地改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冬奥会时的防滑橡胶垫换成了仿冰板,运动员可以乘坐冰橇从更衣室一路滑到赛场;冰面加高、强度增强的同时,还将运动员座席区下部的不透明板墙改为透明,方便运动员坐在冰橇上实时观察赛场情况;混合采访区的挡板高度也从原来的1.2米降到了60厘米,让运动员接受采访更方便。
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冬奥村经过转换,成为冬残奥村,25日正式开村。漫步其中,从形象景观设置到无障碍设施配置,无不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和对残疾人群体的人文关怀。
公寓楼、健身中心等场所实现无障碍设施全覆盖,人员流线合理便捷;餐厅重新规划了用餐座位和饮品摆放方式,预留轮椅用餐区;广场区启用轮椅假肢维修中心;交通领域配备无障碍摆渡车,提供残疾人专用站台、专用停车位。
硬件转换背后,是服务理念的提升。冬残奥村运行团队组织开展了多场残疾人服务保障培训,确保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住宿、餐饮、交通等一线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努力打造安全、温馨、舒适的“运动员之家”。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如期开幕。闭环内外,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大赛将至的气息。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大雪花”火炬台更换为冬残奥会火炬和参加冬残奥会国家和地区的名字;在天安门广场,“精彩冬奥”主题花坛已经更换为北京冬残奥会会徽,吸引众多市民拍照“打卡”。
“我们将遵循观念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硬件设施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原则,确保‘两个奥运,同样精彩’,让世界各地运动员收获美好的比赛、生活体验。”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新闻发言人赵卫东说。
相关新闻
-
2025年宁夏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启幕
[2025-08-10] -
“跟着味蕾品六盘·百道固原心动美食”评选活动线下评审启动
[2025-08-10] -
加入陕甘宁民生保供共同体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固原市现代商贸“承东启西联北通南”
[2025-08-10] -
做好暖心服务聚力兴产 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我市各级党组织办实事逾5800件解难题近2700件
[2025-08-09] -
“宁美说”品牌赋能农特产品闯市场
[2025-08-09] -
“全国健身日”主题展演活动在固原体育馆举办
[2025-08-09] -
“低空+”多元化应用场景“上新”,宁夏首次实现吨级无人直升机吊运应用验证
[2025-08-09] -
固原市冷凉蔬菜出口增长52倍
[2025-08-09] -
宁夏出台政策 构建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并重人才支持体系
[2025-08-09] -
须弥山旅游区优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