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落实“双减”独立调查
15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基础教育重点工作任务和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有关工作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将委托有资质的、信誉度高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并利用督导监管的平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吕玉刚说,2022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就是抓巩固提高,聚焦“双减”,重点提高“四个水平”。
吕玉刚表示,经过各地各校的共同努力,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落实“双减”工作开局良好、进展平稳、成效明显。作业总量时长有效控制,作业管理制度普遍建立,作业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面作业的学生由“双减”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课后服务的项目吸引力有效性显著提升,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去年春季学期末的49.1%提高到秋季学期末的92.2%。
教学管理明显加强,学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强化了校本教研,落实了“零起点”教学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育观念积极转变,广大教师更加注重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广大家长逐步树立“健康第一”的育儿理念,更加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学校减负提质受到好评,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73%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比“双减”实施前明显减少,85.4%的家长对课后服务表示满意。
下一步,教育部将委托有资质的、信誉度高的第三方机构开展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独立调查,并利用督导监管的平台,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要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和途径,进一步提高学校落实“双减”工作的水平。
按照中央提出的“双减”工作目标任务,2022年,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继续把落实“双减”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
一是提高作业设计水平。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推动各地各校通过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设计指南、开展优质作业展示交流活动、举办作业设计大赛等等,进一步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水平,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
二是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在“全覆盖、广参与”的基础上,注重“上水平、强保障”。推动各地各校进一步挖掘校内潜力,统筹利用科普、文化、体育等方面的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督促尚未落实课后服务经费的地方逐县逐校落实到位,切实保护好教师参与参加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相关新闻
-
做好暖心服务聚力兴产 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我市各级党组织办实事逾5800件解难题近2700件
[2025-08-09] -
“宁美说”品牌赋能农特产品闯市场
[2025-08-09] -
“全国健身日”主题展演活动在固原体育馆举办
[2025-08-09] -
“低空+”多元化应用场景“上新”,宁夏首次实现吨级无人直升机吊运应用验证
[2025-08-09] -
固原市冷凉蔬菜出口增长52倍
[2025-08-09] -
宁夏出台政策 构建全职引进与柔性引进并重人才支持体系
[2025-08-09] -
须弥山旅游区优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
[2025-08-07] -
六盘山下:“四好农村路”串起好生活
[2025-08-07] -
预估2% 实际5.2% 固原市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多出的3.2%增速从何而来?
[2025-08-07] -
麦当劳落户宁夏最新进展!5市都将有门店
[2025-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