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控虫害为苜蓿生长撑起绿色“保护伞”
7月19日一大早,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魏淑花博士便和其团队成员从银川出发,直奔彭阳县荣发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孟塬乡白杨庄村南部山区旱地苜蓿基地,对其前期春季进行的苜蓿害虫土壤生物防治新技术试验示范区内的苜蓿蓟马、蚜虫的发生程度进行调查。

调查中发现,试验区苜蓿生长健康、茂盛,而对照区已被苜蓿蓟马严重危害。“我们团队今年在旱地苜蓿返青时,将两种生物药剂结合春季施肥进行土壤处理,第一茬苜蓿蓟马和苜蓿斑蚜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5.79%和72.86%、51.70%和65.86%,第二茬苜蓿蓟马的防治效果保持在65.59%和55.40%防治水平上,对苜蓿蓟马的防治表现出良好的持效性。”魏淑花开心地说。
她向记者介绍,长期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究所草地植保创新团队,长期以来针对我区南部山区旱地苜蓿害虫发生严重,而因山大沟深、运水不便导致施药困难的瓶颈,本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和以减少化学农药投入为目标,在系统开展苜蓿草田昆虫多样性监测和昆虫-天敌种群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苜蓿害虫土壤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今年在彭阳县旱地苜蓿试验示范500亩,一茬苜蓿干草亩产量达到400公斤,品质从二等草提高到优等草,提高了两个等级,每吨干草价格上涨600元,每亩增加收入285元,实现了经济、生态效益双赢。

“我们团队将进一步进行技术的优化和集成,有效解决南部山区旱地苜蓿病虫害防控困难的瓶颈、保护生态环境,有力支撑优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魏淑花如是说。
相关新闻
-
宁夏破解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癌症”生物防控难题
[2025-11-14] -
兜底民生稳幸福——“十四五”固原市社会保障事业交出温情答卷
[2025-11-13] -
宁夏微元素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获评2025年度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1-13] -
村支书变“CEO”,泾源乡村有了“算账人”
[2025-11-13] -
我市优化登记服务为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2025-11-12] -
我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2025-11-12] -
宁夏师范大学“花儿”合唱团将亮相国家大剧院
[2025-11-12] -
奋进“十四五” 书写新画卷丨冷凉蔬菜全链升级的富民密码
[2025-11-12] -
基层一线看发展丨药材是苦的,产业是甜的
[2025-11-12] -
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原州区为残疾人群体点亮希望之光
[2025-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