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固原丨宁夏隆德县:中药材产业绘就富民新图景
近年来,隆德县以生态为基、产业为脉,构建中药材全链条发展格局,不仅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3.9亿元,更带动千余农户增收致富,走出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深秋时节,六盘山下的隆德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隆德县沙塘镇马河村隆德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黄芪种植田里,挖药机正穿梭在田野里,在机器轰鸣声中,一棵棵成熟的黄芪被翻出,工人们紧跟其后进行捡拾、整理工作,在忙碌而井然有序的配合中,饱满的黄芪被堆成了小山。
“我们在马河村流转土地800多亩,主要种植黄芪跟党参,今年的降雨量比较多,产量能达到600多公斤至700公斤。经过二次加工,线上销售一亩地收入4000元至5000元。现在用工一天20多人,到后期加工的时候能达到30人至40人,整体下来全年收益比较好。”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永强说。
这片丰收景象的背后,是隆德县中药材产业从“零散种植”向“集群发展”的系统性跃升。在种好中药材的同时,隆德县打造17个千亩规范化种植基地、5个百亩标准化育苗基地,育苗自给率高达92%,道地药材占比更是从原来的60%提升至88%,形成“连片成带、规模可控”的种植格局;培育引进39家中药材企业,构建起“上市企业引领+本土企业支撑”的发展梯队,年加工中药材原料达2万吨,开发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康养保健品等120余种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72%,产业附加值持续提高。
走进宁夏国隆药业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一幅繁忙有序的生产画卷映入眼帘。黄芪、党参等高品质中药材原材料分类整齐摆放在分拣台上,工人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各自岗位上专注忙碌,打包、贴标、装箱等动作娴熟流畅。车间内,浓郁的中药材清香四处弥漫,成为隆德县富民增收的“金钥匙”。隆德县林草局技术员张元吉说:“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订单’模式,带动1700名农户增收371.18万元。其中带动581户农户种植中药材6473亩,569人参与劳务用工实现收入320万元,参与农户人均增收5623.9元;利用农闲时间,乡村两级有序组织农户进山采挖野生中药材,合作社、村集体定时上门收购,550人参与采挖中药材实现收入51.18万元,参与农户人均增收930.53元,有效缓解山区‘留守劳动力就业难’问题。”
如今,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实现从“区域销售”到“全国布局”、从“单一药材”到“康养经济”的跨越。不仅与全国十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建立“产地直供”合作,年交易额达4.14亿元,更创新“中药材+”融合模式,打造科普研学基地、康养特色街,开发30余种文创产品,其中“六盘山黄芪茶”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打造“中药材理疗+东部康养区”区域品牌,2024年康养产业综合收入达1000万元,实现“一产稳基、三产增值”的业态升级。
下一步,隆德县将继续深耕中药材特色产业,持续巩固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多元化融合的发展成果,聚焦原料生产提质、精深加工突破、品牌影响扩大等关键方向发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附加值、更强竞争力迈进,让“天然药库”的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富民兴县的经济优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相关新闻
-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 | 泾源县劳务产业年揽金超7亿元 组织化输出助近3万群众稳就业
[2025-11-25] -
央媒看固原丨宁夏隆德县:中药材产业绘就富民新图景
[2025-11-25] -
原州区举办2025年思政课教师培训
[2025-11-24] -
转移就业11.07万人 实现工资性收入24.1亿元 西吉县劳务输出成增收“铁杆庄稼”
[2025-11-23] -
西吉牛肉再拓海外市场
[2025-11-22] -
彭阳县提升农村公路质量 铺筑乡村振兴快车道
[2025-11-22] -
宁夏西吉:山海连心情未了 就业帮扶助增收
[2025-11-22] -
西吉县健康帮扶“降支行动”惠及3476名大病患者
[2025-11-22] -
彭阳县医疗资源下沉织密基层健康服务网
[2025-11-21] -
彭阳县“培优育强”工程锻造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2025-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