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500名小学生开启农耕文化研学之旅
11月20日至21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固原营地组织原州区第十一小学500名学生,分两期开展“行走思政课堂探文脉 躬身中药奥秘悟匠心”校外研学实践活动。同学们先后走进固原博物馆、西北农耕博物馆和双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参观探究与动手实践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体悟劳动育人真谛。
在固原博物馆,讲解员引导学生赏析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北魏至隋唐丝路文物等特色馆藏。北魏漆棺画的细腻笔触、北周鎏金银壶的精湛工艺,以及波斯银币、罗马金币等丝路贸易见证物,让同学们仿佛穿越千年时空。“那个鎏金银壶上的图案太精美了!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一点点打磨它的样子,也体会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五年级学生马楚涵一边认真记录,一边兴奋地和同学分享见闻。
西北农耕博物馆内,7000多件(套)文物及近现代农具勾勒出西北农耕文明的发展脉络。在神农氏雕像前,同学们通过传统展陈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展示形式,了解农具演变、农业百工等文化要素。“原来老家见过的木犁还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古人耕种太不容易了!”学生吴言非在农耕工具展区驻足良久。带队老师刘芳感慨道:“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农具都是生动的教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比课堂说教更有感染力。”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开城镇双泉村的双泉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这里依托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精心设计的功能区,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平台。在特色中草药展区,孩子们仔细辨识着黄芪等道地药材;在中医体验区,他们好奇地观摩中医师的诊疗展示,最让他们兴奋的,是亲手参与中草药香囊制作或艾草锤制作的环节。
“我自己把草药磨成粉,装进小布袋,闻着那股天然的草药香气,感觉特别神奇!”三年级学生袁艺洋骄傲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作品。指导实践的基地老师点评道:“从辨认、研磨到制作,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中医药知识,更在‘做’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耐心、细致和创造的乐趣,这就是‘匠心’的初步启蒙。”
此次为期两天的研学活动,巧妙地将民族历史教育、农耕文化传承与中医药实践体验融为一体。学生们在固原博物馆坚定了文化自信,在西北农耕博物馆厚植了乡土情怀,在双泉基地锤炼了劳动技能、感悟了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这趟“行走的思政课”,真正实现了让教育走出课堂,让知识鲜活起来,让文化的血脉在亲身体验中赓续传承。(记者:李飞龙)
相关新闻
-
我市500名小学生开启农耕文化研学之旅
[2025-11-21] -
固原供电“绿能小院”方案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2025-11-19] -
市审批局着力打造“党建+政务服务”高效营商环境
[2025-11-18] -
真抓实干 攻坚克难 奋发作为 ——原州区水务局工作纪实
[2025-11-18] -
固原检察为2389名女职工追回刚性福利
[2025-11-14] -
固原供电公司助力产能释放“不差电”
[2025-11-13] -
固原交警开展“异地用警+交叉执法”夜查行动
[2025-11-10] -
笔墨书盛世,光影颂华章,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5-11-08] -
市人社局举办首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
[2025-11-07] -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青年创业扎根乡土
[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