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举措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金秋十月,正值我市马铃薯、青贮玉米等农作物收获的关键时节,持续阴雨天气却给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做好抢收抢烘工作,连日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统筹部署,通过党员干部下沉、分类施策抢收、破解晾晒难题等措施,全力保障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
据监测,进入十月以来,我市雨水增多,全市大部分乡镇0-50cm土壤相对湿度高达90%以上,田间严重过湿导致机械无法下地作业,人工收割效率大幅降低,玉米、马铃薯等大宗作物收获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各县区乡镇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牢牢抓住雨停天晴的“黄金窗口期”,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并肩作战。10月21日,原州区张易镇毛庄村的马铃薯田地里,一抹抹“志愿红”格外显眼。他们弯腰挥锄、分拣装筐、搬运装车,与村民并肩劳作,构成一幅干群同心、共促丰收的生动画面。“我种了32亩土豆,正为雨天收不过来发愁,干部们就来帮忙了。今年亩产预计能达到四五千斤,收成很不错!”毛庄村村民魏安虎的话语里满是感激。据悉,自10月9日起,张易镇便成立秋收工作专班,整合班子成员、包村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及帮扶责任人力量,建立两级连抓工作制度,聚焦单双老户、残疾户、监测户等重点群体开展采收帮扶。张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丁志龙表示,只要不下雨,工作人员就会分组到各村协助采收,坚决守住粮食收获底线。
持续降雨同样让成熟的青贮玉米面临倒伏、霉变等风险,直接威胁农户经济收益。隆德县张程乡马儿岔村8600多亩青贮玉米抢收受阻,乡村两级积极组织,驻村单位全力帮扶,通过“分片包户”“错峰抢收”等方式推进人工采收,并调度大型收割机投入作业,实现切割、摘穗、粉碎一体化操作,既加快了进度,也减轻了农户负担。
为应对田间湿滑、机械进地难的问题,各县区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灵活安排收获顺序,科学调配农机具。在川区平地,以履带式收割机为主、人工为辅加快收获玉米和蔬菜;在山区丘陵地段,组织群众人工抢收小杂粮和马铃薯;对积水严重地块,则利用雨停间隙发动群众集中突击抢收。全市累计投入拖拉机5000余台、马铃薯收获机4000余台、联合收获机769台,有效保障了秋收进度。此外,彭阳县等地还新增临时排水设施230余处,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为农机进地创造条件。
适时烘干是确保粮食安全入仓的重要环节。各县区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创新烘干晾晒方法防止粮食霉变。原州区配备6台烘干机,开启“全天候作战”模式,日均烘干能力达400吨;彭阳县引导辖区18家粮食收储企业提前检修烘干设备,将日烘干能力扩容至800吨以上,同时指导农户采用“小堆晾晒、及时翻动”方式减少损失,已协助处理湿粮3000余吨。此外,在不影响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各县区、乡镇动员村集体开放文化广场、学校操场、闲置厂房等公共场所,为农户提供避雨防水的临时晾晒场地,隆德县、泾源县等地均通过这一方式,确保收获的粮食能及时晾晒,保障作物品质。
据统计,我市2025年秋粮播种面积达279.35万亩,较上年增加2.29万亩,增长0.83%。截至10月20日,全市已收获秋粮202万亩,各县区秋粮收获进度均超七成,收获率达72.31%。目前,全市秋粮抢收工作仍在有序推进中。(见习记者:董文娇 记者:潘辉)
相关新闻
-
我市多举措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2025-10-22] -
将光明留在人间 身躯献给医学
我市青年宣托弟捐赠眼角膜与遗体[2025-10-22] -
我市首家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启用
[2025-10-21] -
西海固的秋天
[2025-10-21] -
固原市第三届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落幕
[2025-10-20] -
固原市51家企业参展苏州第34届中国厨师节
[2025-10-20] -
更新改造地下供水管网64.6公里 固原市投资近2亿元畅通城市“血脉”
[2025-10-20] -
我市供热准备就绪 市区10月15日全面供暖
[2025-10-14] -
宁夏秋叶何时“红”到漫山遍野?观赏攻略来了!
[2025-10-12] -
固原青年杨汉玺用鲜食材点亮创业路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