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山水品新韵
10月7日,固原市隆德县温堡乡温堡村,盘龙山脚下的一块狭长田地里,一台拖拉机拉着脱粒机轰隆作响一路前行,杜盘山老两口带着几名雇来的村民跟在后面,将不断喷出的西葫芦肉归拢至一侧,留在机器内的西葫芦籽则渐渐聚成一座“小山”。
环视四周,田地里的西葫芦已经收至尾声,黄白色的西葫芦肉被拢成几行,待土地深翻后会成为最好的肥料。毗邻的玉米地里,一株株玉米也挂着沉甸甸的玉米棒。顺着田边斜坡向上,盘龙山仍满目青绿,只在山腰平缓处,几片黄绿色玉米地“见缝插针”地点缀其间。
“这里本来是一大片采砂坑,大多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无序开采形成的。”隆德县自然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站站长赵军说,2023年6月,随着隆德县甘渭河流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建设,让这片荒废了很久的区域在经历清理废料、平整覆土、恢复耕地、栽植复绿等治理后,变为如今的模样。
隆德县甘渭河流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推进,让当地不少这样的荒地“重生”,再以“化零为整”的方式,变成有用的良田。
“这片地原本就是沙坑子,不好看也用不成。整治完被杜老汉几个人用土地流转的法子,把大家的碎田整合起来种玉米和葫子。”温堡村党支部书记张彦强告诉记者,今年温堡村共种有780亩西葫芦,每亩地至少有1500元收入。
不远处的几块田地里,小小的柴胡铺在地上,绿色枝叶郁郁葱葱。张彦强说,今年村里还在这些治理好的田里试种了79亩柴胡,目前长势不错,明年就能收获了。
赵军介绍,隆德县甘渭河流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成功修复338.96亩耕地,借助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一系列精细工程,将以往的滩涂地及碎田转化为连片良田,在实现土地生产率大幅跃升之余,完美适配机械化种植,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768.53亩果园也在补植新苗、果木嫁接和基础设施升级的精准赋能下,再现活力。
同为矿坑修复,位于泾源县香水镇沙南村的泾河支流颉河上游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完成“焕新”,更侧重于生态的复绿。项目一标段处,清澈的颉河如同一条银色绸带,向前蜿蜒而去,河水一侧,起伏的峰峦覆满绿色,其中一处山体上,仍隐约能看到一个三角形的轮廓。
泾河支流颉河上游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实施,让曾经的砂石坑重现绿色。
“这里距离沙南村不到2公里,原本是个砂石坑,直到2017年才被关闭。”泾源县自然资源局局长杨蓉告诉记者,常年开采让当地变得地表裸露、植被稀疏,地形地貌与周边景观极不协调,甚至严重影响到泾源县的旅游文化整体布局。对此,泾源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黄河流域六盘山生态功能区(宁夏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工程要求,争取2479.88万元资金,于2024年4月起实施泾河支流颉河上游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如今,修复完毕的一标段经历陡坎削坡复绿、坡面整治、生态绿化等一系列工程措施,绿意重现。“现在344国道还有泾河沿线的视觉景观和这段一样得到全面提升。”杨蓉说,项目恢复429.45亩植被,新增166.2亩植被,区域生态功能全面改善,水土保持能力也有了显著增强。
“这里环境变好了,来露营的旅客也多了。”沙南村党支部书记于有明笑着说,去年沙南村建起露营基地,以自驾游为主。加上县文旅部门的大力推介,区内外游客明显增多。
“2023年以来,我们申报实施六盘山‘山水工程’项目,生态保护修复面积为183万亩,概算投资为51.06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0亿元。”固原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杨宏斌介绍,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林草生态修复、河流湿地生态修复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农田整治、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生态安全与保护修复监测等六类工程。截至目前,规划实施的103个项目中已完工项目超过40个,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达到138万亩,六盘山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提高。
截至目前,六盘山“山水工程”项目已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138万亩。
据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初步测算,六盘山“山水工程”项目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48万亩,减少入黄泥沙38.81万吨;新增造林面积11.11万亩,固原市森林覆盖率由2023年的16.07%提升至17.74%;治理退化草地修复面积2.74万亩;实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动态清零。2024年,固原入选“自然城市”。
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处处长许广河告诉记者,“十五五”期间,我区将充分借鉴和挖掘六盘山“山水”工程经验做法,谋划罗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实施罗山生态屏障重点区域修复、清水河及苦水河流域生态修复、毛乌素沙地及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生态修复、哈巴湖等河湖湿地生态修复、农牧交错区退化森林草原生态修复和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切实筑牢罗山生态安全屏障。
相关新闻
-
再见山水品新韵
[2025-10-10] -
新集乡举办农民篮球运动会
[2025-10-10] -
丰湾村百余亩西葫芦迎丰收
[2025-10-10] -
黄河水顺着管道“爬”上旱塬!“致富水”流进西吉县甘井村
[2025-10-08] -
彭阳县多元发展带动1.5万户农民增收1.2亿元
[2025-10-08] -
彭阳县“三招儿”让苹果更甜百姓更富
[2025-10-07] -
一条“共富链”,撬动三千万!隆德县“六型联动”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2025-10-07] -
【两化一振兴 塞上谱新篇】西吉"牛代办"带火肉牛全产业链
[2025-10-06] -
隆德县民宿一房难求
[2025-10-05] -
彭阳县完成首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分配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