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育苗能避开倒春寒,苗子长得壮,移栽大田后成活率高。”4月15日,在原州区头营镇马园村育苗温棚里,菜农马忠梅轻轻地捏起一株甜瓜苗,密实的白色根须透着旺盛生命力。春暖花开,菜农抢抓晴好天气,精心管护幼苗,为即将到来的移栽季作准备。
走进原州区现代专业种植合作社彭堡基地,一盘盘芹菜幼苗舒展着嫩叶。育苗架上,自动喷淋系统正为嫩苗均匀补水,温室环境监测系统显示屏上实时监测跳动着温度、湿度和光照数据。科技感十足的育苗场景,勾勒出春耕生产新图景。合作社负责人蒙会兵介绍,基地育苗采用“基质穴盘育苗+环境精准调控”技术,通过自动化补光、温控和循环喷灌系统,确保种苗在适宜环境中茁壮成长,出苗率达98%以上。这批芹菜育苗约300万株,从当前菜苗生长态势看,约90盘128株规格穴盘可满足1亩大田种植需求。在销售方面,蒙会兵说:“基地培育的巴恰塔、兰巴达、德维卡等品种菜苗,由于长势快、上市早、抗逆抗病性强,很受市场欢迎。基地目前已和原州区头营镇、中河乡,中卫市海原县黑城镇等乡镇达成种苗订单,预计5月1日各类菜苗上市销售。”
育苗基地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也带动了当地群众务农增收。“育苗针要挨着芹菜幼苗毛根使用,不能在苗秆或苗叶上,防止分苗时损伤幼苗。”基地负责育苗的员工满霞说。她育苗已有五六年时间,攒了不少经验。从2022年开始,满霞个人承包20亩土地种植芹菜。“育苗期我就在基地务工,到了4月中下旬育苗结束后,我便开始打理自己的菜地,两头的活都不耽误。”按分苗每穴盘1.4元计算,满霞每天能挣160元。通过“企业+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机制,育苗期间,基地吸纳了周边30余名务工人员,人均月收入约为3000元。
温棚内各类果蔬苗长势正旺,技术服务也“不掉队”。原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种子管理站组建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对基地种植全过程的关键技术、生产操作等进行指导。同时,还提前对接各大商超、企业,推动基地果蔬产业种得好、卖得好。
近年来,原州区大力推广蔬菜机械化、集约化育苗技术,提升蔬菜集约化育苗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目前,原州区6家集约化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5亿株,蔬菜种植面积稳定达到25万亩,年产量达105万吨。(记者:王文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