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我市两人入选
3月17日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全国共942人
我市马振仁、张国勤入选
我市“古色”底蕴深厚,是宁夏最古老的城市、全国少有的文化传承千年未中断的城市,文化遗产丰富,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人,分别是固原砖雕卜文俊、杨氏泥塑杨佳年、固原砖雕马风章。本次新入选的马振仁为固原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国勤为抬阁(隆德县高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马振仁从事传统建筑技艺40余年,从设计到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木工和生土建筑技艺方面颇有研究。他研究总结出了六盘山地区传统建筑斗拱的基本构造和组合规律,归纳整理了斗拱模数制度和权衡尺寸,解决了工匠们制作斗拱无规可依、无矩可循的问题。制作了具有代表性的十余种民间斗拱,制定了规范性的地方斗拱标准。他还整理出了适合六盘山区生土建筑的理论依据和施工方案,为西北地区生土建筑保留了珍贵的技术资料。在现代民宿的设计、施工中,能把固原传统建筑技艺和现代建筑恰如其分地融合使用。
近年来,马振仁建立了“大原古建筑技艺传承基地”“传统建筑技艺陈列室”“大原古建就业工坊”等,先后被宁夏文化和旅游厅评为“优秀传承基地”、先进保护优秀传承基地(工坊)、“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个人荣获优秀致富带头人、首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工匠等荣誉。作品“固原古建筑”系列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垂花门笔筒”被中国驻贝宁大使馆收藏。
张国勤自幼跟随父亲和叔父翻晒、修补祖传高台衣帽、参加高台社火表演,对高台社火制作表演情有独钟。1978年冬,隆德县山河乡王庄村组建社火队,张国勤便拜当地戏剧用品艺人谢宗礼为师,学习戏剧用品制作技艺,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昼夜赶制,到春节演出时,完成了戏服30多件,戏帽10多顶,各种道具20多件,成为改革开放后当地第一批高台演出衣帽。从此,他与隆德县高台结下了不解之缘。4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高台社火的制作演出、挖掘、整理和研究工作。熟练掌握高台力学原理、创意设计、放样制作、高台服饰道具及多种景观制作装饰,掌握多种民间手工制作技艺。(记者:陈佳文)
相关新闻
-
我市举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题培训班
[2025-09-19] -
固原市全国农民篮球(村BA)邀请赛暨2025年丰收大集促消费活动明日开幕
[2025-09-18] -
相聚六盘山下 共赴红色之约 ——第三届宁夏六盘山红色文化旅游节暨农文旅促消费活动开幕式侧记
[2025-09-18] -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交流分享会在西吉县举办
[2025-09-17] -
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对接沙龙在西吉县委党校举办
[2025-09-17] -
2025年全区高山蔬菜采后加工及绿色标准化技术观摩培训班在我市开班
[2025-09-17] -
宁夏以供需对接“小切口”做活工业经济大循环
[2025-09-17] -
宁夏加强农村公路项目质量抽检 筑牢“四好农村路”质量安全底线
[2025-09-17] -
宁夏农业增速连续3年高于全国
[2025-09-17] -
前8个月宁夏外贸进出口143.2亿元 增速居全国第11位
[2025-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