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新增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月17日,记者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宁夏新设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此次获批的单位包括六盘山实验室、贺兰山实验室、宁夏江洋汇聚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等,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为宁夏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将博士后工作作为实施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从2002年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获批设立第一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来,宁夏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工作机制和改革措施,累计出台博士后工作规范性文件10余件,健全了博士后工作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特别是2023年以来,宁夏适应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需要,将博士后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政策扶持、平台搭建、人才引育等方面精准发力,吸收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建立了博士后从培养、引进、成长到发展的闭环管理服务模式,投入人才专项资金900多万元,制定具体10条推进措施,不断增强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成长质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2月,宁夏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总数达到43家。
此次新获批的博士后工作站聚焦自治区重大产业布局,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其中,由马玉山院士、何季麟院士领衔建设的六盘山实验室、贺兰山实验室备受瞩目,作为新型研发机构和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创新,已吸引和培育一批急需紧缺领域的高端人才。新设立的11家博士后工作站将围绕宁夏“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发展体系,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食品加工等产业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宁夏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
“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将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进一步提升宁夏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博士后工作,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大对博士后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博士后工作站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加强合作,持续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持续赋能,让各类人才在宁夏这片土地上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相关新闻
-
宁夏将扩容普高“学位”
2030年升入普高学生比例达85%以上[2025-04-30] -
祝贺!宁夏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在京接受表彰!
[2025-04-29] -
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全市医疗保障工作
[2025-04-28] -
鱼水情深铸丰碑 双拥共建谱新篇 ——我市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
[2025-04-26] -
我市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
[2025-04-25] -
全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固原赛点开赛
[2025-04-25] -
走出抑郁的“国学配方”——探寻“寻找安详小课堂”的时代价值系列报道之一
[2025-04-25] -
文明沁人心 合力绘新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为“两个市”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2025-04-25] -
从一株苗到45亿元产业链 ——科技育苗激活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24] -
原州区构建三级劳务平台打造特色品牌
[2025-04-24]